老坑田黄石

标签:
老坑新坑红田白田石田黄 |
分类: 老物件 |
田黄石,顾名思义,即出产于农田中的黄色石头。名田黄,是因为主要以黄色为主,也有其他色泽。
出产地为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是一种“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也就是无矿脉的散石。范围大约为一平方公里,沿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分布,划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
有人说田黄石的质量以上坂为最,中坂稍差,下坂最次,也不尽然,任何地段都有可能出极品也有可能出次品,还是要看造化。
现在的田黄石市场,有新坑老坑之分。新坑老坑并非指矿洞(因为都出自田土之中),而是指采集的时间。大致以民国为截点,之前算老坑,现当代的出产算是新坑吧。一般认为,新坑不如老坑,其实一块石头的形成,动辄千百万年,哪有什么新旧之分?但因为这田黄石从宋代就已经开采,明清达到鼎盛,至今已逾千年,出产地又十分狭小,因此前代的淘汰品,在后代就可能成了合格品,依此推断,新坑确实不如老坑。
还有一种说法,叫新性老性。这是一句行业术语,用来判断田黄石几大特性的发育程度,如萝卜纹、红筋等等,发育好的就称为老性,反之称为新性。另一种解释为,这是指石头保养与把玩的程度,与质量无关。
一般来说,这样的冻石最能代表田黄石的品质,旧时进贡给皇帝的,也多是这个品种。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不用质疑,这块章料与下面的白田都是百分之百的老坑老料。因为现在田黄石都是按克计价交易,所以也就没有人再肯解石破出这种图章料了,都是尽可能地保留原石,即便是需要雕刻,也都是薄意(浅浮雕),高浮雕都不肯。
http://s9/middle/3d22023ct8eba571c7bf8&690&690
田坑石中色白者,名“白田”,多产自上、中坂。白田石色非纯白,多略呈淡黄或蛋青色,似丰脂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格纹如血缕,以质灵、纹细、格少者为最佳。
这也是田黄石中的一个名贵品种,俗语说“十黄一白”,找到这种石材的几率要比田黄低很多,所以物以稀为贵。
http://s3/middle/3d22023ct8eba5737f3d2&690&690
其色如橘皮,属田黄中的最上品,真正的红田应色如丹枣,均极为罕见。
平时与朋友交流,告诉他们这是田黄石,而且很名贵,但是没人相信,都认为我是在吹牛。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田黄冻或者鸡油黄那样的石头才是田黄,这不过是块很普通的石头。还需要说明一下,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书画篆刻家呢。这方印章,是清代作品,名家篆刻,印文是一个王公的堂号。今天只谈石头,其它专文再述。
为了说明问题,我特地从网上找了一张照片,拼在一起,作个比较。
http://s7/middle/3d22023ct8eba572b7af6&690&690
http://s10/middle/3d22023ct8eba571c9299&690&690
出产于中坂区,色泽艳丽,黄中略带微红,质地纯正。 (这是一方人名章,主人为晚清一官员。)
http://s9/middle/3d22023ct8eba571c3d88&6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