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评课 宣和中小 黄进军
(2017-03-20 15:12:11)分类: 评课记录 |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评课
宣和中小
根据我们工作室的活动安排,在本次“送教送培”活动中,我们工作室成员陈永源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陈老师的课基于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表达,积极思维。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评析:
一、
从整体教学设计上看,陈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较为合理。
二、
在课的导入环节,陈老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魔术,通过魔术给学生设置悬念,使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给学生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分组活动合作学习、有交流补充。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
其次陈老师那温和的教态,不仅使听者感到愉悦更让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玩,在玩中学习科学真理。他们时而观察发现,时而探究领悟,时而又笑容满面,我想这就是科学课的乐趣。在课的最后环节有这样一种目标指向——叫学生不仅仅要关注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要关注到通过多种液体的研究最后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中,当学生观察了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后,陈老师便提问:“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不能说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应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以偏概全。后来又让学生尝试做其他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错,学生完善了对“热胀冷缩”概念的构建。
1.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
2.学生的小组活动较多但小组合作交流得不够,有待加强。
3.课题的重点需定位准确,《液体的热胀冷缩》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实验本身非常简单,设计和改进实验装置对学生是一个挑战,陈老师应该花较多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如何去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方案。
4.“水的反常膨胀”要点出。
5.科学课上只有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不能只让学生说你想要的答案,要给更多学生思考和发言机会。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具体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询问,纠正或补充或赞同。
6.在知识应用的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应用有利的热胀冷缩,避免有害的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