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放 大 镜 》教 学 设 计      

(2017-03-16 09:12:02)
分类: 优秀案例、课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1.《 放 大 镜 》

           新泉中心小学     张炎祥

一、教材简析:

教科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先是让学生回忆科学课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填写网状图和交流讨论,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

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活动目的是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希望学生观察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并比较它的镜片和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有什么不同,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教学背景:

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多少年来,发明一种能看到更小物体的工具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放大镜。今天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二)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重点:引领学生走进微小世界,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了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凸”“透”镜。

难点: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大小无关,与它的凸度有关。

教学准备:

    放大镜、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平面镜片、水、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最多。那么,请你猜一猜人的肉眼能看清的最小物体有多大呢?

生: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预设,单元导读里面有介绍)

教师:如果要观察更小的物体,怎么办?

(板书课题:放大镜)

教师: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学生:根据回忆汇报)

构造是怎样的?(板书:构造:镜架、镜片)

2. 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师引导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3.了解放大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二、观察事物,掌握方法:

1.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呢?

2.一分钟后,学生汇报。

3. 师结合课本、课件,边示范边讲解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正确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法一:移动放大镜,法二:移动物体)

4.考考你:现在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记录单下面的字,齐读出来!

三、进入微小世界,比较中发现细节:

1.(1256)先用眼睛看下自己的手背,再用放大镜来观察。

(3478)先用肉眼观察一块布,再用放大镜来观察。

两次观察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将新发现记录在科学记录单上。

2.交流,比较:用眼睛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有什么不同?

观察内容

手背

一块布

用肉眼看到的

 

 

用放大镜看

到的新发现

 

 

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的作用: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3.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比较平面镜与放大镜的镜片,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放大镜镜片特点是:中间起,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做凸透镜。

过渡:是否中间凸起的透明器具就具有放大作用呢?

4.生活中的放大镜,教师出示盛满水的烧瓶、烧杯、集气瓶、透明水杯等。

实验要求:(1)两人一组,每组一个圆底烧瓶和一个烧杯,都装满水;(2)分别用这两个器皿观察物体,看看是否有放大作用?

这些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预设: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你还有什么发现?

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直径大的?透明度高的?凸度大的?)

小结: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五、结课,拓展延伸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

2.练习(课件)

3.(机动)课外制作各种各样的放大镜(根据学生材料制作)。

六、板书设计:

1.1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

          作用:“放大”物像、细节

特点:“凸 透”镜

附件:

比较:“用眼睛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有什么不同”?

                记 录 单                   

观察内容

手背

一块布

用肉眼看到的

 

 

用放大镜看

到的新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