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与动物:对抗与和谐——《男孩的狐狸》读后感


标签:
转载 |
人与动物:对抗与和谐
——《男孩的狐狸》读后感
◎ 朱琳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育读物事业部主任)
在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动物小说中,《男孩的狐狸》以其清新动人而又不乏反思的特征,呈现除了一派独特的面貌。作者是沈习武,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小学老师。乡村生活给予了他和动物相处、沟通的能力,小学老师的身份又使他能够洞察孩子的心理,怀有一颗孩童般的心。所以,三年前,这样一本薄薄的书稿便打动了台湾九歌文学奖的评委,摘得了九歌文学奖的桂冠,同年度,该书又获得“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2012
年,《男孩的狐狸》简体字版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的是男孩暖暖与两只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林子里,暖暖发现了两只狐狸。这两只狐狸非常聪明,它们一起捕捉山鼠和山鸡,到暖暖手里抢夺食物……在寂寞的林子中,两只狐狸给暖暖带来很多乐趣。可是,随着狐狸和人类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两只狐狸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和孩子的纯真相比,大人总有更多的现实的考虑,狐狸对于一个养鸡户来说,是理所当然的敌人,而暖暖对于狐狸的同情与关爱,却使得人类与狐狸剑拔弩张的关系得到了缓解。事实上,暖暖比大人更明白,看起来很可恶的狐狸,在于人类的战争中永远处于弱势,对于人类来说,被狐狸偷去了鸡,不过是减少了一些收入,而狐狸却需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本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
本书并不像一般儿童读物那样回避残忍的一面,作者描绘了两只狐狸在与人类的遭遇中得到的惨败——它们失去了所有的孩子,并且几乎丢掉自己的性命。它们绝不是人类付出一点点关爱就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宠物,但它们却敏锐地知道谁可以托付,当它们有了新的后代,它们选择了暖暖家作为躲避场所,它们知道这个男孩可以保护它们,藏匿它们。而暖暖也并未辜负它们的托付,因为对于暖暖来说,狐狸的托付,正是对他付出的爱心的最好报答。最后,两只狐狸带着它们的孩子走向山林深处,心中一定带着对于这个人类男孩的感激。但即便如此,它们仍然必须选择离开……
台湾联合报童书出版部总编辑桂文亚如此评价此书:“这是一篇描述善良小男孩和两只狐狸结缘的动物小说,可读性高,趣味性强。在细腻的文字描述中,凸显了人对动物的爱与狐狸聪明狡黠的特性,作者写来丝丝入扣,也总能‘转危为安’地把故事处理得温馨、自然,让人十分感动。”台湾教育专家林玫伶则这样评论:“一对野地的狐狸,深深吸引了男孩。男孩从想要捕获、逗弄、驯服,到后来佩服、欣赏,甚至久不见也会挂念;狐狸面对男孩则从敌意、猜忌,到信任、托付,全文展现一段跨越人与动物的情谊,读来令人感动。”
与将动物拟人化的童话作品和单单展现动物原生态一面的作品相比,沈习武的这本动物小说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上。他用他的笔构建了一个人与动物共处的世界,这种共处并非一味的敌对,也不是一味的亲密,而是对抗与和谐共存,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张力。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希望我的这些稚拙的文字,能描绘出动物间的那些感人瞬间;希望我的这些平凡的文字,能尽可能地表达动物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希望这些故事能给大家更多的温暖和启迪。……如果你读了之后能够滋生出哪怕是一点点的对动物的爱,我都会欣喜不已。”这段话反映了他写作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够滋生出对动物的爱。这种爱,也会逐渐延伸出去,延伸到人类,延伸到整个星球。在这样的大心境下用心写作,自然能写出质朴动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