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城一夏#中国改名最成功的城市,25年前外界几无人知,现在却已世界闻名

(2019-08-13 20:42:57)
标签:

湖南

张家界

改名

分类: 渝帆游记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b1f87f04b97c4a6db1bf5e03eb958f01.jpeg

在历史的变迁中,我国绝大多数城都有改过名字,但有的城市改名后充满争议,甚至让人很多不理解,比如说历史上的兰陵改为枣庄,兰陵多好听的名字?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司马光的“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无一不在诉说着对兰陵的怀念。再比如汝南改名为驻马店,汝南既有“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的清逸,又有“烽烟卷汉旌,夜度汝南城。”的豪放,而现在,有多少人会为驻马店这个名字点赞呢?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0508e59573784d56a31f5c35f7d61473.jpeg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说常山被改为石家庄,庐州被改为合肥,甚至徽州被改为黄山也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城市改名却非常成功,比如说中甸改为香格里拉、灌县改名为都江堰、南坪改名为九寨沟等都非常不错,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变得既好听,又有更好的美誉度。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0fac2bdea5a5445e91333bfa8ca7da96.jpeg

不过,要说近代改名最成功的,非张家界莫属,张家界在历史上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户张姓旺族的私家山岭,张家界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0fe20c599c2143c3a213c4905e6b5e6b.jpeg

明 崇祯 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同样的道理,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内,还有杨家界、袁家界等与张家界这个名字类似的山岭,其得名原因皆与张家界相类似。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3c476c22c9eb4d7fada5969465030023.jpeg

张家界这座城市原来有过很多名字,据《永定县志》、《慈利县志》及《桑植县志》等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时,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当时的大庸与慈利属于黔中郡,它是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甚至比省会长沙还早。 西汉的时候,张家界所在的区域被黔中郡中分出,名为武陵郡,三国的时候武陵郡又改为天门郡。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4b4b74b561494ecdbeca5ae993b5825e.jpeg

唐朝全国改为十道,张家界所在区域属于山南道的澧州、澧阳郡,宋都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调整为二十三路,张家界被划归澧阳郡慈利县,明朝在全国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将当时的慈利州改为大庸县,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大庸县这个名字,得名的原因大概是取自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古庸国。解放后,大庸先属于永顺专区管辖,后来又划归湘西州,直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b439cba12dd84c44b918d83fe04df20e.jpeg

但是大庸市一共存在了几年的时间,1994年便改名为张家界,到不是因为张家界这个名字有多么好听,也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厚重的文化,只是因为它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当地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名气,至少知名度比大庸要高得多,所以直接便改成了张家界市,如今25年过去了张家界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有着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景区、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头衔,至于曾经用过的大庸市,现在已经极少有人提起,甚至当地不少年轻一代都不知道大庸这个名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