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好去处,白云山举行以“澄湖映月”为主题的古琴雅集

标签:
旅游河南洛阳 |
分类: 渝帆游记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f1a6b686eeee40b4bb3f79b220f34ef7.jpeg
多情唯有仲秋月,总代离人增清辉。不知不觉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人们在这一天都要陪同家人,或邀上亲友一起吟诗、弹琴、赏月,名人骚客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灵感,留下了众多烩炙人口的美炒诗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有团圆的喜悦与祝福,也有游子的乡愁与牵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e5d64cff95fd412db2a9b22825d59f0d.jpeg
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都在为了事业而奔波,为了前途而打拼,中秋佳节很多时候就是聚聚餐,吃吃月饼,像例行公事一样,却很少静下心来,去感受中秋这个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1bcda906db1d4fcb972ea9ab5b70fbb7.jpeg
令人没想到的是,渝帆在洛阳的白云山却巧遇了一场以中秋佳节为文化主题的《澄湖映月,望婵雅集》古琴音乐会,将高雅的古琴与传统的中秋巧妙融汇,带得人们一种震撼心灵的艺术体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7028e1badb6b4958b9889c77281e44bb.jpeg
古人云:“琴者,禁也。”琴,可以观风教、静神虑,亦可壮胆勇、绝尘俗。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高贵品格,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抚琴,可与内心对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故古代贤士大夫皆善鼓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0a339521e3024cd1a3a1438034253ddf.jpeg
“兴琴道以正乐,乐正而天下治”。古琴的声音“中正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被视为雅正之音。因而在古代作为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教化民心的作用。春秋时期,孔子师从古琴家师襄,能够“弦诗三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99f887f7e67b4b18922a92938b1595da.jpeg
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唐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为我们描绘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521acf18d198489db99d06779c70cc2e.jpeg
1977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号宇宙飞船,上面有一张用来与外星人交流的唱片,收录了能够代表人类音乐文化的10首曲子。其中就有我国管平湖先生弹奏的古琴曲《流水》。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e11786f6ee3b4e95b6a8aafd34d32a81.jpeg
河南是古琴的故乡,白云山的这场古琴雅集获得到大量的关注,悠扬的琴声引控天地,贯通古今的元、虚、空、灵的音韵余音绕梁,令众多游客沉醉不已,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