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爷们与上海女子在篁岭的爱情结晶——传承千年的古法榨油坊

(2018-05-27 14:00:06)
标签:

江西

旅游

婺源

分类: 渝帆游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8c545f39de4f4d47befe5475ca214995.jpeg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饮食成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尤其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油类,很多朋友为了家人的健康,都喜欢去采购一些价格高的,甚至国外进口的食用油,总觉得价格贵的、国外的东西更令人放心,殊不知中华民族祖祖辈辈都食用的传统古法木榨油才是最天然、最健康、无添加的食用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39ab3a924d404d96af60ed78028dae8c.jpeg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技术因其规模化和高效率而慢慢取代了传统手工艺,使得包括传承数千年的古法木榨油在内的很多传统技艺开始慢慢的远离了我们的视线,有的甚至已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幸的是,我们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天街上,还看到了一家原滋原味的古法木榨油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e1ceb53d449f4106bc656f0b49ef4112.jpeg

在天街上,很远便闻到了浓浓的油香,我们循香而来,很快便找到了这家难名为昌裕隆的木榨油坊,一位工人正在古老的榨油机前忙碌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d1389a7274de4445a0038f884b7d324d.jpeg

关于古法木榨取油的历史,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而后,在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中,已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详细记录。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7588782d454646b7b38efd12113c1166.jpeg

上面提到的书,可能看过的人并不多,但《舌尖上的中国2》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了解吧,其中有一集就是古徽州古法榨油的记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2b2c743af047409a9fd384fb31b803be.jpeg

看到有摄影师进来,这家店的老板——王哥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且给我们讲了他们与这间榨油坊的故事,当然这也是我们非常有兴趣知道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775fc6c7c0c14dbfb4be74dc969c2404.jpeg

他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北京人,夫人是一位上海人,平常各有各的事业,他早前做个服装生意,也做个央视的摄像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安徽去拍摄一部记录片,其中一集就是记录古徽州的古法榨油坊,被当地人的纯朴和这种古老的传统工艺所感动,一直铭记于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dba5a6fbda0b421bbb22342a349c49ce.jpeg

16年的时候,他与夫人一起来篁岭旅游,被这里的原生态的环境和纯朴的民风所打动,便油然升起一种想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的冲动,后来还真住了下来,每天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拍拍照、散散步、发发呆,非常的享受,对这里的空气,这里的环境非常羡慕,于是他就琢磨着想做点什么,毕竟在这里住再久也只是一个过客,如果能在这里做点什么的话,那才有意义。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2936d0f4233943ba9fa90c4a3826e83f.jpeg

想到要在这里做点事,灵机一动便想到了之前在安徽拍记录片时看到的古法榨油坊,篁岭也是古徽州的地界,与安徽同根同源,而且这里也是优质的油菜籽和茶籽产区,很容易找到榨油的上好原材料,于是说干就干,立即到处托人寻找相关的资源——设备和人手,第一时间想到他原来拍记录片的地方,可是再找回去的时候,那家油坊的主人已经离世,去世的时候交待他的家人和工人一定要把榨油坊照顾好,于是便只能断了那里的念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4d50a2a75f484bdf9325bce3689f0f0b.jpeg

后来经过多方打探,才在安徽的休宁找到一台弃用的榨油机,是清朝中后期的机子,至今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但保存得很好,并没有损坏,所以便出高价(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花了5万多元)买了下来,但是买下来容易,要从深山里运出来就难了,那里不通公里,吊车进不去,所以只能雇人工慢慢往公路边运送,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运回这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f36d3d158c644b2f879def358f2b61d7.jpeg

当我问了这间榨油坊的经济效益时,王大哥说,如果说为了赚钱,肯定不可能来篁岭,因为北京、上海机会多了去了,而且手上现在也有不少项目在做,这间榨油坊总共投资也就几十万,如果从经济利益出发,这个项目根本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他说“在徨岭这个地方开这个古法的榨油坊,纯属情怀,到现在这个年龄,钱也赚过不少,对我们而言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希望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将这个古法榨油的技术传承下去,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失传了,这就是我开这个榨油坊的目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836f9a9498ad44dabdb558c6dc729122.jpeg

他说,他与夫人平常各忙各的,聚少离多,他平常的时间多在北京,而夫人则多在上海或杭州,自从在篁岭开了这间榨油坊后,他们则可以隔一段时间都一起到这里来聚上几天,过过远离都市喧嚣的桃源生活,这也是他开办这家榨油坊的另一个好处,可以说榨油坊是他们爱的结晶也不为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4ca44766c3f744fab66fb80f8f84cd0c.jpeg

有了这个榨油坊之后,他们又多了一个招待朋友的好地方,他们喜欢篁岭这个地方,朋友们来了也觉得非常好,这里水好、空气好、风景好、民内纯朴、生活简单而满足,也是适合养老的地方。所以他并不在意这个榨油坊一天能榨多少油?有没有钱赚?只要每天榨油机能动起来,心里就觉得塌实。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f732c450b12a4315997cd64e7552a29c.jpeg

而此时,渝帆的老乡——篁岭天街上《村姑的天堂》老板及篁岭写作营的负责人蓝馨月妹妹在一旁给我介绍说,她平常就只用他们家的油,真的很香,只过古榨油坊的油之后,就不想吃在外面超市里买的油了,比如说一碗面条滴几滴他们家的芝麻油,味道就不一样的。好吧,我相信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要不然店老板怎么会当初拍记录片都那么感动?怎么会对此如此执着的要来这里开这样的榨油坊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58efad48e50b4a88b6d20bb21d2e2137.jpeg

古法榨油工序繁锁,炒籽、磨碎、熏蒸、踩饼、木榨,每一项工作都不容马虎,这是电脑程序可以控制的,而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古法榨油的效率虽然比不上机器,但古法榨出的油,却有着不可取代的市场地位,它不只是更香,而且比机器更多了一层人情、文化和传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7/38157a66dd0840969e2163d35908cebd.jpeg

我们去的时候,油坊当天的榨油工作已近结束,所以我也没办法拍到整个过程,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所以也非常遗憾。临走的时候,这位北京爷们儿动情的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啊,我不需要你给我做广告,我这里也榨不了多少油,但你们可以多记录一下包括古法榨油在内的这些逐渐消失的民间工艺,这可是咱们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的好东西啊,绝不能让他们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给失传了。

有鉴于此,遂成此文,但能获得社会多少关注与传播,得看大家帮不帮转发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