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派盆景博物馆,见证几十年如一日的大国工匠精神

(2018-05-12 10:03:42)
标签:

江苏

旅游

扬州

分类: 渝帆游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a17cc9d8eace4ed582b0dd51b618fd32.jpeg

盆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它以小见大,以景抒怀,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在较小的空间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盆景也被人们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赞美盆景:“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2a09a26ffb194c25acf6ca14be0cec9c.jpeg

扬州盆景是我们盆景艺术的重要流派,与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并称为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扬派盆景历史悠久,它发端于唐宋,明代开创了自己的风格,到清代形成流派。它的起源与中国盆景同步,其飘逸、清秀、古雅、写意和端庄大气的风貌。在瘦西湖景区建有一座大型的扬派盆景博物馆,上个星期,渝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达人,冒着大雨,一起参观了这座专业博物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ea7c4481f4994e36bdb2124e508435f5.jpeg

在博物馆的一楼大厅,我们看到很多具有扬派特色的盆景精品,有的如云莺出岫,有的如蛟龙探海,其中的古树名木,在大师们的妙手养护下,或清奇古怪,或与盆中之景相得益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cdc24bc2fa2140eb86b42282e8fdb778.jpeg

扬州是一座文化名城,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隋唐时期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清代为两淮盐运中心。市内有春秋时代开凿的古运河;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大明寺;有隋唐时代的瘦西湖;有明代古建筑文昌阁;以及清代园林。李斗 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扬州的盆景是其艺术方面的代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aea8f4e03add491ebf4a1004a240a428.jpeg

据盆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扬州因为经济发展,所以在明清时代,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比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号称中国晚清第一园的何园都位于扬州,而这些园林的兴趣,也助推了盆景的发展,当时就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最逐步形成自有的风格及流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cf8dcb11980402b84542b1b447c5cbf.jpeg

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黄杨树)别树一帜,加以精巧的假山搭配,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和中国文化韵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62ef6d6d8c4349a6a02cdf689b53f4f6.jpeg

据资料介绍,著名的地方文献《扬州画舫录》中有多处记载扬州盆景的内容( 清代湖上园亭,都有花园,为 莳花之地……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海桐、黄杨 、虎刺,以小为最……”),而“扬州八怪”画家郑板桥也曾绘过梅花的盆景,大画家石涛和尚不仅擅画,同时也是一位园林专家和盆景高手,他善于垒石、植树,其作品至今仍令人推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b89b5461f354f339d00102d58014640.jpeg

在博物馆展厅的后面,我们看到了几位正在修剪、较正枝叶的盆景师傅,他们均在认真的埋头工作,看到有客人进来对着他们拍照,似乎还挺不好意思的感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7a49764accde4dbe834856f0ab46147b.jpeg

但一会儿之后,他们又恢复了认真工作的样子,他们的工作看起来非常轻松,其实也非常的枯燥,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枝头的较正的叶片的修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456022e94d9349dc829bd1cdede6108c.jpeg

在众多的师傅中,有一位是国家级的园艺大师——杜晓波先生,他是扬派盆景技艺的非物质方化传承人,终日与盆景打交道的他已经有几十年的工龄,且一直从事着扬派盆景的研究与传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a3288c88359c43d0afad3ee5dfea5757.jpeg

只见他将盆景上的叶片用棕丝捆起来,进行一片一片的较正,这可是一个细活,需要日积月积的操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927bd54323d0438091fdf748454f7f1d.jpeg

杜大师告诉我们,一盆扬州盆景,至少需要十年以上才能成型,在这十年中,需要慢慢的修正、打磨,不能操之过急,否则绝对成不了精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de81d5d22fcc4503a70cdd1a4749125e.jpeg

他说,有很多好的扬派盆景,甚至是经过几代人的培植,几十、上百年的不思修正,才能成为扬派盆景的代表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0d6f2309d91a4ba190492ccdcadbf500.jpeg

一寸三弯,状如云片,所以每一个叶片都需要用棕丝将其绑平,向上长的枝条如果不能校正呈云片平长,则只能剪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1ec4f27194ab417493393b120b1b6d7e.jpeg

杨大师告诉我们,正宗的扬派盆景只有在博物馆或一些园区能看到,民间同乎没有以此为生意的商人,若非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没有多少人能沉得下心来,几十年如一日的打理一盆盆景,更别说用这个作为商品谋利了,不仅见效慢,而且也不赚钱,所以现在扬派盆景所幸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获得了政 府的重视,否则真有可能出现人才断代的危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f49aafec763d4833bbf7c6be7386c072.jpeg

博物馆除了室内展区,还有一大片室外展区。首选映入眼帘的一个巨大盆景据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始于清代的一个大盆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e06356d7e8b14ce0a276b96d3b74504b.jpeg

室外展区以景墙做成连贯的半封闭空间,里面展示了“云壑松风”、“腾云组合”、“古木清池”、“巧云组合”、“行云组合”、“大鹏展翅”、“活峰破云”、“文人风范”等多区域,道路两侧按树种分组展示其余盆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1865900df6ca4b7096087fa439183998.jpeg

同时沿着白色墙面,做出盆景式的园林小品,将中国盆景的四大类别(山水、树木、水旱、挂壁)融为一体,犹如一幅长卷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f2b6cf9c442241b9834fd040fb4de58d.jpeg

半封闭的景观墙上,有很多形态各异的窗口,而这些窗口又正好被渝帆利用起来作来拍摄这些盆景的天然边框,颇为有趣。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9079e219deac4390ae355bcd752f73d0.jpeg

室外展区随拍,当时雨下着挺大,我们也是走马观花的逛了一圈,拍照的时候,一手撑伞,一手拍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cd2deba47552435b81c46f23e65e55de.jpeg

正当我透过一个景观窗对一个盆景进行拍照时,同行的旅行达人apple美女正好从我的镜头中走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df0c80f51e9946c598c89caad866605a.jpeg

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们在室外展区看到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有中英文的《2013国际盆景大会扬州宣言》,记得上面有这样的一句话,正好可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扬州是中国主要文化中心之一,是盆景研究和展示的先驱之地。衷心期盼扬州能发展成为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世界名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