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渝帆看世界
渝帆看世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5,338
  • 关注人气:8,5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西部农村赶场天,仿佛穿越回到上个世纪

(2017-10-13 09:39:31)
标签:

四川

旅游

西部

农村

中国

分类: 渝帆游记

http://p3.pstatp.com/large/3f2700040349c233b10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一些古老的工匠也在慢慢退出我们的视线,比如补锅匠、打铁匠、修鞋匠、蔑匠等,但笔者在贵州与四川交界的赤水一个古镇上,发现这些生活场景依然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于是便拍摄了下来,估计以后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都会消失在人生的视线之中,因为很多工匠都只有老人们会了,年轻人又不愿学,学了又赚不到钱,自然而然就会慢慢的消失,以后看到这些照片可能都会成为重要的历史照片了。

http://p1.pstatp.com/large/3f2d0001d0902eca2bed

比如街边的补锅匠,以前四川有句俗话是“补锅匠的扁担,两头翘”。这句话是形容以前肩挑竹筐,沿村叫喊的补锅匠!记忆中的他们,一根木扁担挑着两竹筐,一头装着炉子,一头装风箱,走村串户沿路叫喊:“补铁锅、换锅底!”

http://p1.pstatp.com/large/3f28000407c4c8dd9a08

以前的锅全是由生铁打造,生铁不耐用,铁锅很容易穿孔、漏水。当时人们生活条件差,一口铁锅价格在20元左右,“价格不菲”,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换锅底、补漏洞比买锅划算得多,补锅的行当也就这样“火”了。

九十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日益变好,村民们不爱补锅了,烧坏了就直接换新的,补锅匠的生意慢慢也差了,很多都转行了,那些回响在乡村之间补锅的吆喝声,以及匠人神情专注地修补铁锅的生动场面,已经渐行渐远,逐渐被影印在历史的画卷当中……

http://p9.pstatp.com/large/3f2d0001d0915fdc90e7

补衣摊,以前也是很火的生意,在缝纫机还是三大件的年代,会缝补衣服绝对是很了不起的事,但是后来随着生意水平的提高,人们衣服还没穿烂就换新了,穿烂了也很少再补了,现在的补衣摊更多的是改改裤脚维持生计。

http://p3.pstatp.com/large/3f280003fcf9676f3f30

乡里的小型酿酒作坊,以前可是很吃香的,很多的时候还供不应求,现在随着市场上各种酒水的激烈竟争,生意也大不如前了。毕竟规模小,效率低,酿出来的酒水虽好,但价格已经没什么优势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f2c0002442bee14b466

路边卖红苕藤的老人,以前这不仅是农村重要的猪食,还可以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栽在土里(一般在下雨的时候栽,天晴了再淋一些农家肥,便会很快成长),几个月后就可以收获硕果累累的红苕

http://p3.pstatp.com/large/3f290003fc6f26aa0557

补鞋匠,以前每个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补鞋摊,那时候人们穷,鞋子穿烂了补一补,鞋底磨穿了再换一个底继续穿,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鞋还没有穿坏就换新了,补鞋匠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现在坚守的一般都是一些老年人,没什么事做,但也赚不了什么钱了,最多赚点零花钱,贴补一下家用,现在也没有什么人会去学这门手艺了,当这些老年人退出江湖之后,人们要补补鞋,估计就要出高价啰。

http://p3.pstatp.com/large/3f2d0001d098b3783d43

蔑匠,赶场天,挑着刷所、扫把到街上叫卖,现在这些用具很多都被更美观、更耐用的工业产品所替代了,以后估计也只有很偏远的地方才能看到了。

http://p1.pstatp.com/large/3f2d0001d09c06b97f4d

蔑疆,卖背蒌的,这在农村还是有市场的,估计短时间内还是不会被淘汰。

http://p3.pstatp.com/large/3f2b0003e6a4fe2247e2

卖筲箕、竹蒌、娃娃背篼的老人,正如这些工艺一样,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落寞的背影,并没有多少人去问询。看着都挺难过。

http://p1.pstatp.com/large/3f290003fc78111b6827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曾经坐过这样的娃娃背篼?以前在西南地区却是寻常可见,现在慢慢的都被婴儿椅给取代了。

http://p1.pstatp.com/large/3f270004035a74cf28e4

缝补衣服的老人,其实这个手艺应该还可以一直存续下去,因为需求虽然少了,但小改小补总还是有需求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f280003fd179a214f30

简单的场地,三元五元的理发店,这应该不会被淘汰,毕竟人人都有需要。

http://p3.pstatp.com/large/3f2a0003f91e245cfdcb

西部农村的长牌,虽然受到麻将的冲击,但还是有自己的市场,不过年轻人大多都不会了,以后打的人应该还是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场景也自然会越来越少。

http://p3.pstatp.com/large/3f2d0001f690ea0ed3af

铁匠铺,卖的都是农用品,以前街上很多,哪一家好用,哪一家的刀口好,人们心里都清清楚楚,有的铁匠铺有口皆碑。但是,这样的店铺现在可是越来越少看到啰

http://p3.pstatp.com/large/3f27000429400f1441bf

这个铺就不说了,现在依然很活跃的存在于各个大小场镇,尤其是一些寺庙周边,估计这个职业是不会消失的。

小伙伴们,看了这些工匠和手艺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

在你们那里还能看到这些工匠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