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青铜,揭开赤峰地区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标签:
博物馆赤峰旅游内蒙 |
分类: 渝帆游记 |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1000427b08e1c347a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3000422c6c821e635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3000422c2932bb2b2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房址多位于沿河两岸的高地上,这种房址依山沿河而建,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被称之为“石城”。“石城”被苏秉琦誉为具有“原始长城”的性质。2009年发掘的二道井子遗址更是向世人展示了4000多年前的居民是怎样的生活形态。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400041d69e96129dd
上图为二道井子遗址的模型及数码资料,该遗址文化堆积深厚,建筑遗迹保存完整,据说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环壕、城墙、院落、房址、窖穴等建筑构成的聚落,为探索当时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新的平台。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1000427bad1e6f098
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 磬石”音,有石或玉制成,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石磬材料是硬度比较大的花岗岩石,表面呈青灰色,这件石磬打制后,经过精细的磨制,外表比较光滑,并且经过打磨调音。敲击石磬不同的部位,发出声音的音高和音质都不一样。这件石磬作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重要礼器和乐器,它的发现,说明了赤峰先民在4000年前就拥有了乐礼器。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00004bb9c4d3f89b8
夏家店下层文化,代表了北方早期的青铜文明,这种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它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小河沿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可以说夏家店下层文化在继承红山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周围诸原始文化的先进因素,特别受中原文化与辽东半岛文化及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北方早期青铜文化。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500028cbad4d11c83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物就是嵌贝彩绘陶鬲,于1974年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2006年6月内蒙古文物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泥质褐陶,庄重典雅,敞口卷沿,筒状腹,筒状空足,柱状足尖,整个陶鬲造型协调优美、线条流畅。口沿上镶嵌四个贝壳,贝壳间镶嵌四个圆形蚌泡,显得十分高贵。器壁用红、白两色绘制勾云形图案,使得这件嵌贝彩绘陶鬲富有了古朴典雅的气质。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1000427c369675033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山戎的遗存,距今3000年至2500年左右,代表了赤峰地区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其年代相当于中原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兵器开始出现,这是博物馆所呈列的一些兵器。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200009df9200b3a1b
朋友们,看看这些古代青铜器的名称,倘若不看拼音,很多字渝帆都不认识,所以有的时候逛逛博物馆,真的是可以涨姿势的。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400041d73113bb35f
夏家店上层的先民在列国争霸中,凭籍骏马利剑,攻燕伐齐,称雄北方数百年,创造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青铜文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融中原和北方青铜文化风格为一体,以礼器、兵器、车马具和动物纹饰最具代表性,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兼有渔猎,军事实力强大,曾对燕、赵、齐等诸侯国构成威胁。赤峰地区的宁城南山根和小黑石沟遗址一带,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政治、军事中心。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500028cc2f87ad9a7
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丰富多彩,特别是青铜短剑独具特色,代表了这种文化的基本特点,所以考古界把这种墓葬形式也称之为青铜短剑墓。在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发现的小黑石沟墓葬群,出土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型,有生活用器和善于骑射争战的兵器及车马具,生活用具有青铜的双联罐和四联罐等;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非常精美,反映了当时畜牧、狩猎的经济形态,而且此时畜牧业还较为发达,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先民们把现实生活同青铜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从侧面体现了北方民族生活的特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400041d7f0637466e
东胡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民族之一,商周时期已有文献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民族逐渐强大起来,当时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常南下寇扰燕、赵边民,成为当时燕、赵的劲敌。在燕昭王时,招贤纳士,国势日强,大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地千余里,退居今西拉沐沦河以北,解除了燕国北部的军事威胁。燕国乘势在原东胡占踞的地方修南北两段长城,这是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也是古代长城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燕北长城自造阳(河北的宣化境内)至襄平(辽宁省辽阳境内),也就是由河北围场进喀喇沁旗娄子店、山前乡,元宝山区美丽河,在黑山头附近越过老哈河进入建平等地,越过蹦河,又进入敖汉旗新惠镇、扎兰营子等地,然后又在发来甸子附近进入辽宁省。它“因边山险,以河为塞”,像一条黑色的巨蟒,逶迤盘旋于赤峰大地,甚为壮观。到了秦朝,为了抵御北方强大民族匈奴族,曾在赤峰地区原有长城基础上修建了秦长城。
https://p1.pstatp.com/large/289700021aa4da173745
在战国秦汉时期赤峰地区先后出现了东胡、乌桓、鲜卑等民族。赤峰有保存较好的战国、秦汉长城遗址及北方民族文化遗存。这些文物遗存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北方民族的发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