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国西部农村,有一种乡愁叫赶场

(2017-06-04 20:35:33)
标签:

赤水

贵州

旅游

分类: 渝帆游记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2cfae1c705

      在中国西部乡村,赶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是人们仅次于婚丧嫁娶和佳节喜庆的一项民间活动。但凡是有场的日子,每家的女主人,还有孩子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提前做饭、办好畜食、理毕家务,然后一家大小、呼朋唤友的前往集市,男人有去的理由,女人有去的想法;老人、小孩也都各想所需;甚至很多人家到了有集的日子还门户紧锁全家出动。对于他们来说,不一定奢望能买到什么东西,凑凑热闹也是一种享受。

       记得小时候,渝帆也会随着大人一同去赶场,而且那时候基本没有车,赶场都是靠步行,偶尔会有大人背上一段,但大多小时就都自己跟在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的身后一路小跑,还不知疲倦,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小孩子而言,赶场可以吃到很多家里没有的零食,还可以得到一些好玩的小玩儿或新衣服。

       对于大人而言,售卖自家的宽裕的物产,换取需要的东西则是赶场最重要的目的,往往在赶场的沿途,我们会看到许多挑着大米、包谷、红苕、水果或提着家禽的人们,他们肩挑数十或百余斤的物品前往镇里售卖,远的十多公里,近的也有几公里,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们的肩上,毫无一丝怨言。

      闹腾得欢的是挑猪崽、鸡鸭去卖的老乡,猪崽、鸡鸭放在竹笼或背蒌里,小家伙们一路上和着有节奏的尖叫,煞是热闹,如同赶场的伴奏曲。年轻的男男女女还会穿着新衣服,趁着赶场跟着媒婆去相亲。年龄大一些的老人家也不会空手,他们长满老茧的手里有的抱着自己养的鸡,或提着舍不得吃的鸡蛋,有的还挑着自已编制的蔑货或一些小家具(比如筲箕、簸箕、背蒌、凳子、椅子等),还有一些挑的则是一捆捆金灿灿的烟叶子,到场坝换点钱,买些盐巴,煤油,小娃娃的用品等,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所有的收入都来自这些自家的物产。

       赶场并不是天天都赶的,大场一般三天赶一次,比如1、4、7,或者2、5、8,3、6、9,小场则是一个星期赶一次,经常有东西售卖的老乡(比如水果收获季、卖蚕茧的时候)会不同的场镇轮流赶,一般不是有很多东西卖,也不需要买很多东西的老乡则只在离自己最近的场镇逢场时去赶,如果不是逢场天(渝帆老家欲称han天),场镇上人员稀少,也没什么东西售卖。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市场也日趋完善,场镇也慢慢变成了百日场(也就是没有特定的逢场天),人们随时都可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所以赶场慢慢的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想起来也是无比的怀念,每每想起,也算是一种乡愁的重要承载体。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前阵子渝帆在贵州旅行的时候,又看到了久违的赶场,而且其场景与渝帆小时候的记忆极其相似,所以感到特别亲切,故特此记录如下:

https://p.pstatp.com/large/242d0002c6454f2d9c50

修鞋的老人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25771d0196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锑锅,但锅底总有烧穿的时候,所以补锅匠也是很吃香的一门手艺

而且时过境迁,这们的补锅小摊至少有十年未曾见过了,没想到在赤水的大同古镇还能看到。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276d5ce6b2

大同古镇上的酒枋,老百姓可以自己把家里的粮食拿来酿酒,也可以直接在这里购买亲眼看到制作过程的粮食酒。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03917058be

以前红苕藤都是用来喂猪的,现在成了城里人的盘中餐。

https://p.pstatp.com/large/2433000201f545425c94

渝帆注意到,赶场的人群里,多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因为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

https://p.pstatp.com/large/24300006074300852aae

路边卖麻糖的老人

https://p.pstatp.com/large/24370000051b408d8519

叶子烟,又叫旱烟,渝帆老家以前也很多,老太爷都喜欢,劲特别大,自己种、自己晒、自己裹,自己抽。https://p.pstatp.com/large/24300006074495700b1f

久违的高粮扫帚,在城里早已被塑胶制品所取代。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074585e8ea

竹枝做成了的大扫帚和刷锅的刷把,这也是许久难见的农村物品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0af15fd574

大叔自家编制的背蒌,这是乡村非常常用的生活用品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2bd1b302b8

售卖狗皮膏药的小摊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2cfae1c705

挑着蔑货沿街叫卖的老人,看得出,他绝对是一个手艺精湛的老艺人。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0e53d5d34e

可惜,现在物品现在并不好卖,渝帆见他走了好几圏,却鲜有人问津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0fa49914c7

街边的小食,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https://p.pstatp.com/large/2430000607497e97cac8

摆在箩筐里售卖产的五金用品

https://p.pstatp.com/large/243300020203c02a486b

坐在背蒌里的小朋友是最幸福的

https://p.pstatp.com/large/2433000202041fda0d54

他们无忧无淲,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观望 着这个五彩世界。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32b8e5b9dc

看起来并不好看的水果,却是农村真正无污染的环保水果

https://p.pstatp.com/large/2435000036c78b9759bb

新鲜的竹笋,看得出还是早上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还带着泥土的芬芳。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141cc153dc

挑箩筐的,背背篓的,提菜篮子的,也有空手纯粹去场上看热闹的,都是经常见面的熟人,隔老远就喊:今天你也赶场啊?

https://p.pstatp.com/large/24330002020d8d80af35

大家把自己养的牲畜或种的包谷、麦子、谷子、蔬菜挑到集市上卖了以后再把自己需要的买回家。有的赶场是为了买所需的东西,有的顺便约亲友办事,也有人只是去看看热闹。反正都各有各的安排,赶场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的日子。

https://p.pstatp.com/large/243600003436f4afd0cf

虽然不用电子称,但用杆秤也不会缺斤少两。

https://p.pstatp.com/large/24330002020f5f297154

热闹的菜市场,赶场最多的就是菜,不同的菜,村民们把自家田地种的蔬菜带到集市上贩卖,真正的天然无公害。

https://p.pstatp.com/large/2432000210b834563114

“铁匠”现在很少见了,不过铁制器械依旧是农村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https://p.pstatp.com/large/2435000036cdc59da481

算命的小摊也是集市中不可或缺的。

https://p.pstatp.com/large/24310002c81c30ae8fa3

在小巷中飞奔的小孩,渝帆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渝帆小结】

      赶场是中国西部的民间习俗,时间往往约定俗成,大家各自将自家多余的物品拿去售卖,然后买回一些自家所需要的物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地方慢慢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贵州赤水的大同古镇,依旧沿袭着这一传统,而且基本还是渝帆童年记忆中的模样,大家有机会不仿去感受一样,真的很热闹,很有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