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7d4135acd1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3842877ad829
不想去介绍德夯离吉首有多远,我只想说,德夯就是著名的矮寨大桥下面!
什么?你问我矮寨大桥在哪里?那你问度娘去,我就不告诉你!
我只告诉你矮大桥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
一、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
二、世界上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
三、世界上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
四、世界上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35223ecc2a97
https://p.pstatp.com/large/11150000a49696ba84e5
德夯苗寨就在矮寨大桥下面三百多米深的峡谷里,在古代,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鸟都飞不过去。
https://p.pstatp.com/large/11150000a3f94eb547e6
【拦门酒】我们从矮寨大桥出发,又坐了半个小时的车,才来到德夯苗寨的寨门之前,首选迎接我们的是拦门礼,所谓拦门礼,也就是要与拦门的娘姑小伙对歌,对上后,再喝拦门酒,喝完后方才可以进门。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def22510db9
渝帆悄悄的告诉大家,我是走边上的后门绕过来的,看着大部队被拦在外面,我一个人在这里默默围观。不过,其实苗寨的酒也挺好喝的,反正是出来玩,对歌随便对,对得好对得不好都没有关系,开心就好,至于酒嘛,能喝就喝一些,不能喝也不会免强你的啦。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df82c92a2fc
进到寨子,远远便听到了欢乐的鼓声,寻声而行,很快便来到寨子中心的一个广场上,原来是著名的舟山渔鼓。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dfaf64ed458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7d4135acd1
【舟山渔鼓】明清时期就广为流传。相传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招徕客人,航行时助兴解寂,遇雾时传递信息。后用于婚嫁喜庆、祝寿做生、新船下海、乔迁新居、开张营业等。1949年,正式定名为“舟山锣鼓”1957年,荣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24f0588e9205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24f60b5419bd
他们正演奏着著名的《沸腾的渔港》,据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鼓乐曾先后荣获全国锣鼓邀请赛金奖、全国第七届艺术节金奖,2006年还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e0218c6272c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80001e493e
接下来出场的是规模宏大的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河北正定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据说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里)所在地,故而得名。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24f99f31f4d2
https://p.pstatp.com/large/111200077e9d27837356
常山战鼓套路多样,曲牌繁多,其表演雄伟威武,气势滂沱,鼓点紧凑,变化辅助有致,声响高亢激昂,特色鲜明又具有较高的娱乐、审美价值。2008年6月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1b16f66d0bf53
紧接着出场的是当地的湘西苗鼓,他们边击边跳,非常欢乐。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2506674f151c
苗鼓历史悠久,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苗族鼓舞的表演蕴含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88e672d4f5
苗家姑娘的手势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下来的一种手语文化,变化多样,虽然看不太懂,还是要默默点赞。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8d5f423e55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90d60d58c8
苗族神秘的傩戏,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而湘西的傩戏却是最正宗的。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65f3de68d5ab2
节目的中间又穿插有苗族的民间习俗,比如刚才进寨门的时候我们才见过的拦门礼,舞台上又给我们演绎了一次。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8c1c5cdf39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1b1822aa91f40
这是苗家儿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在这里也被搬上了舞台。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2510cce6c599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1b185a9759dcb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e1ae2b769fd
https://p.pstatp.com/large/111200077ecbb7ce8093
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这位正在击鼓的姑娘,据说是当地的鼓王。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e19820f784e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e22417f51a5
这个叫什么节目,我居然给忘了,不过也是苗族同胞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之一,非常有趣的节目。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6251eda7e6cba
https://p.pstatp.com/large/11150000a4372aa642ff
这位是对歌对不上来,教击鼓也教不会的游客,正在愉快的钻鼓架。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a550f50dc6
好不容易钻过去了,后面的姑娘还在使坏,把他的脚给踩住。
https://p.pstatp.com/large/11150000a4367bedb10d
节目中,还穿插有苗族的婚嫁习俗,新郎官是现场游客自告奋勇去当的,新娘则是寨子里的美女,挺水灵的,而且还有点害羞的样子。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e0b9b1ec1e
喂新郎吃红蛋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65fab360b26dc
喝交碗酒,与我们汉族的交杯酒类似,不过是直接用碗喝的,要是酒量不好的,这一碗酒下去估计就差不多了,兄弟悠着点啊。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65f5e3302c8aa
新郎完全沉侵在幸福之中,新娘却偷偷的看着新郎。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0ed2270be0e
新郎新娘向观众抛洒喜糖
https://p.pstatp.com/large/119400023e7b656aaf95
接下来还表演了一些其它的歌舞,大约有一个多小时,内容极为丰富,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及魔幻的灯光,但有原汁原味的苗乡情趣,还是非常令人难忘。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65fdb04e6cf7f
寨子四周的山峰,有点像张家界的感觉,其它地方的山都是一座一座的,而这里的山都是一根一根的。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135021de0e1
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苗寨的榨油机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14622342ac2
苗寨的酒坊,村民正在酿酒。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65fefc6d477a8
https://p.pstatp.com/large/119300027149e8409fd2
他们先将五谷杂粮拌好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1b214388ad2a7
然后倒入蒸锅
https://p.pstatp.com/large/119600000e960ce89a9f
盖上盖子,下面不停的烧火,蒸汽由一根管道接入一个缸里,凝结的汽水滴就是酒啦。
https://p.pstatp.com/large/11150000a49595180738
寨子里还有古老的织布技艺,代代相传,希望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而不会被现代工艺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