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乐村二、三事

标签:
妥乐旅游避暑赶集贵州 |
分类: 旅游 |
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夹在东西两边高山间,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依次是妥乐避暑山庄、政府统一规划兴建的村民住宅、商住两用的三层楼房(租户经营农家乐与客栈)、村落古民居、东盟国际会议中心,其中古民居和会议中心在古银杏核心景区内。妥乐村是个凉爽之地,今夏在这里避暑一周,活动范围仅限于此,享受了这里的清凉,也录下了一点见闻。
从半夜说起吧。
我们到达的前两天住在北边避暑山庄,半夜里忽然听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这对于睡眠不好的人来说,尤为敏感。第二天早起散完步回住地,穿过村民小组整齐划一的民居,看见每两栋楼之间中线位置都是鸡笼,鸡的体型比平常所见的要大许多。这也难怪相隔这么远,还能听见鸡叫的原因吧。问在家门口和面的村民,鸡是不是洋鸡。回答说不是,是本地土鸡。又问鸡为什么都关着没有散养。回答说政府不让散养,怕污染环境。再问鸡吃的什么。说是碎玉米和青菜。



这是精养的土鸡啊,难怪体型庞大,声音洪亮。也是奇怪,两天后转移到地势稍低的客栈后,半夜再也没有听到鸡叫声。这鸡是朝天吼吗?
这是第一次见到大山里农民的鸡不让散养。
鸡散养会污染环境,在村子尽头散落在垃圾箱周围的垃圾却散发着难闻的臭味。山里的垃圾如何无害化处理,不得而知,垃圾还是有人清扫的。清晨6点多钟,看到一位男人背着熟睡的小孩,含着烟斗在公路上清扫路面。


老人小孩都辛苦。
一般来说,偏远乡村每月都有固定的赶集日,妥乐村也不例外。年纪大了,许多往事记忆犹新,近处的事却总易忘记。妥乐村的赶集日子没记住,赶集倒是有一次。
那是个星期一,听说有集市,早上6点多钟就来到了市场。来早了,好多摊位还空着。
这是一处既有水泥板砌起来的简易台面的摊位,也有路边墙角的随地摆卖。一块塑料布一铺、一个塑料袋一放,就可以开张了。除了常见的日用品和水果,大多是村民自己种的各种蔬菜,好多叫不上名字。


在集市转了好几圈,印象最深的有两样。一是猪肉,二是豆腐。
猪是肥猪,体型大特别肥,看见四个男人合伙将一头开肠破肚的肥猪从车上抬下来,有点吃力的样子。好多人说,这肉特别香。在城里,超市很少看到特别肥的猪肉,人们都有点怕肥肉了。
再说豆腐,一眼看上去就特别。无他,特别厚,近20公分。问了卖豆腐的人,每块100斤,每斤3块钱。这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厚豆腐,应该是老豆腐,要不然做不了这么厚。

在集市看见避暑山庄的老板娘,背着小孩准备买猪肉。老板经营着山庄和客栈,好像还有3个孩子要带,里里外外一把好手。

在妥乐路边,不止一次看到地里的包菜,十分有趣,于是拍下来发到朋友圈,让大家猜猜是什么树。

木瓜、面包树、滴水观音等等,只有一人十分肯定,包菜。突然想到村民喂鸡切的菜叶就像是包菜,难道一片片剥下来喂鸡,就将包菜剥成了这个样子?匪夷所思。
在山庄住了两晚,搬到了客栈。山庄和客栈是一个老板,吃饭还是在山庄。那天吃完晚饭回客栈,路上碰到好几位穿民族服装的女人,走过去一问,说是晚上有火把节,彝族火把节。
上网查了一下,彝族火把节在农历6月24日,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原来村里为了游客高兴,特意安排了这项民族节庆活动。
夜幕降临,广场上燃起了篝火,穿着彝族盛装的村民和游客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圈一圈又一圈。





此时,在全国许多地方,气温都在摄氏40度左右,高温酷热。此地,却烧着熊熊的篝火,人们在火边跳着蹦着,高兴着,没有夏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