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刷痘印直播,多次到了虎丘。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碑刻和虎丘塔(云岩寺塔)。
假虎丘真剑池。这个传说是听主播讲述的。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我国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颜体素有“蚕头燕尾”之称,造诣极深。经过很多年,“虎丘”二个字逐渐断落湮没。
到了明代,苏州太守马之骏命令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描摹扑刻,但是后人看来总觉得“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好,那么漂亮,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
我们细细看“虎丘”虎的一撇和“剑池”剑的一撇,就可看出二字的差距,“剑”字的一撇给人感觉非常流畅,而“虎”字的一撇则有明显的斑斑剥剥描下来的感觉。
称为“假虎丘真剑池”还有另一种意思,这也暗示着阖闾墓的秘密,因为剑池的东西两壁悬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后山则是人工用土垒建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吴王阖闾的墓。
还有一种说法:
这两块碑上的字,不知大家是否认识。反正我是全部不认识,听了讲解,查了资料,才有所了解。这两块碑上分别刻着“生公讲台”和“千人坐”。
生公是我国晋代著名高僧竺道生,当时他主要阐述涅磐经,宣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他在虎丘讲经时,当他讲到一切恶人皆能成佛,其中有一块石头突然之间向他微微点头示意,意思仿佛是说我懂了,这块石头就是池中的点头石。当时正直严冬,但池中的白莲花却竞相开放了,池水也盈满了,所以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白莲花开”的说法。
虎丘里有大量的碑刻,书法爱好者到这里,应该是如入宝库。印象中还有“试剑石”之列的,以前去玩,还和小马在那里拍照留念。可惜每次刷痘印,主播都没有介绍。
第一次刷到虎丘,还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碑刻刷漆。利用闭园的空闲,进行整修,期待能以新面目和大家再次见面。

虎丘塔,是驰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毁。现仍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
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母塔。1956年重修时,在第三层夹层内发现石函、经箱、铜佛、铜镜、越窑青瓷莲花碗等大批珍贵文物。
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