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博物院1号展厅又出新展览。这次展出的是清杨芝山款“西园雅集图”核雕特展。简单一点说,那就是核雕作品展。
关于核雕,第一次接触是中学课本中的《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所写的这篇文章,介绍了明代奇巧人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他曾为魏学洢用橄榄核雕刻“东坡夜游赤壁”,魏学洢撰写了脍炙人口的《核舟记》。那核雕作品没有见到,仅从《核舟记》文字介绍来看,那作品当属佳作。
这个特展名字比较长,选择其中关键词加以说明。
杨芝山,无锡南门江溪桥人,擅长镌刻任务,方寸之间布局缜密,技艺精妙。
西园雅集,是北宋后期文坛上苏轼、苏辙和王诜等人组织的文人雅士的集会。元祐年间,汴梁京中十六位文人雅士,在驸马都尉王诜府第西园聚会。李公麟把雅集盛况画了下来,取名《西园雅集图》,米芾撰写了《西园雅集图记》。
清杨芝山款“西园雅集图”核雕,就是用核雕的形式展现了“西园雅集”这种“以文会友”的交游文化。 
展厅正中的玻璃柜里摆放着那枚核雕作品。这核雕安放在展台上,展台正不断旋转。可惜核雕太小了,我把眼镜贴到玻璃上也无法看清上面的图案。这1号展厅已经展出三件文物,但体量都偏小,无法看清。展出效果大受影响。
所以,在观展时,我只是看了几眼核雕本尊,然后就去看展板上的放大图了。
这款核雕是杨芝山赠送给星槎(cha第二声)的。星槎可能是画家华鳌,字星槎,与杨芝山生活在同一时代。
这款核雕是国家一级文物,胡桃果核质,纵2.6厘米,横3.1厘米,高3.3厘米。外形呈椭圆球形,通体赭红色,中间有一纵贯圆孔,便于系挂。
这款核雕,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呈现不同的内容。在展板上有核雕内容与《西园雅集图》相对照的部分。逐一拍了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