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翻阅《钱锺书选唐诗》,读到韩愈写的一首诗《嘲鼾睡》: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何山有灵药?
疗此愿与采。
2
睡觉打鼾,我也有,用小马和他妈妈的说法那就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问他们我打鼾是如何的,他们难以用言语形容,只有播放录音给我听。初读《嘲鼾睡》,颇感亲切。诗句中的那些描述和录音多么匹配啊。
3
再读《嘲鼾睡》,能意会,但要想准确地表述出来,却又存在困难。在网上搜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叫“可可诗词”(戳一戳)的网站,这里有对这首诗的介绍:
澹师午睡时,鼾声多么象犬吠。又象狂风吹着肥厚油脂时发出的那种怪声,有时声音高昂如山岩,有时又低沉得象跌入深谷。象雄猪吼哮时突然咽喉断绝,当吼声重起时又加倍的响亮。又象堕入阿鼻地狱的鬼魂,忍受种种酷刑时发出的长长的尖叫声。连牛马都被惊得不敢吃食,百鬼聚集在一起随时准备逃命。有如木枕的破裂声,镜面的磨刮声。连铁佛听了都要皱眉头,石人听了都要腿发抖。谁说天地仁慈?发出这样的怪声来折磨人,我真要责备造物主的残忍!有时鼾声又越来越低,越来越细,幽静得象在耳朵夹缝中专心搜寻蚤虱;猛然间,鼾声又大作,好象大海中波涛翻滚。不久,鼾声又迟缓下来,好象太阳神不愿让黎明马上来到,命令他的驭者羲和放缓了驾车的速度。突然又象彭越和黥布被砍成肉酱时呼喊冤屈的叫声。又象是槛中猛虎,在受到创伤和饥饿难忍时发出的吼声。即使命令黄帝的乐官伶伦吹笛,也难以改变这难听的韵律;即使命令巫咸招魂,魂魄也难以复回。什么山上出产有医疗鼾病的灵药,我愿意不辞劳苦前去采摘。
4
这《嘲鼾睡》没有啥深远主题,就是生活中的游戏之作,读读还是挺有意思的。诗中对鼾声高低起伏的描述,让我想起了《老残游记》中对白妞说书“越唱越高”的那段描写。莫不是刘鹗在写“白妞说书”这一段时,也想到了《嘲鼾睡》这首诗。
韩愈的诗写了很多,比如《早春》(这首诗入选过小学课文),钱锺书没有选,却选择了《嘲鼾睡》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戏谑之作,很有意思。或许跟《嘲鼾睡》这诗的写作特色有关吧。
5
“可可诗词”网站显示,《嘲鼾睡》共有两首,下面是第二首: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脏损。黄河弄濆瀑,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狠。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 惟有土一畚。
6
医生说,打鼾声响并不意味着你睡得香。如果是单纯的打鼾,不影响其他人,可以不用处理,也不用治疗。但是如果伴有呼吸暂停的打鼾,就要做相应的治疗。等到疫情过去,我或许应该去医院做个睡眠监测,看看到底是啥原因。
何山有灵药? 疗此愿与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