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坏小孩》 作者:紫金陈
1
先是看了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然后想着要读读原著,这次终于借到了《坏小孩》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是紫金陈,撰写过很多悬疑推理小说。以前还听过他写的《无证之罪》,以及据此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视剧。
2
“成年人眼里,孩子永远是简单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
在“楔子”中,作者就开宗明义:这三个小孩,一点都不善良。
随着阅读的深入,一种感觉越发强烈:这三个还是孩子吗?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无意中发现张东升杀人后,居然决定不去报警,甚至还冒出了用视频去勒索张东升的念头。朱朝阳牺牲了耗子、普普伪造现场,编造出那本日记,让人细思极恐。人性本恶,小孩真的就是这么坏的吗?
这部小说没有结果,将选择权交给了读者。严良是将发现的证据告诉叶军,还是让朱朝阳成为一个全新的人。通话键和取消键只有一厘米的距离,作者将选择交给了读者,自己想去吧。
3
读完《坏小孩》后,不自觉地将这本书和我读过的《无证之罪》(也是紫金陈的作品)去比较。个人感觉还是《无证之罪》写得更好些。
摘录豆瓣读书上的几则短评,之所以选择这几则,因为我赞同他们的观点。
ran
2015-06-17
个人觉得很一般。情节确实挺跌宕起伏的,但是,这些角色的动机和驱动力我觉得还不够合理。日本的推理小说没有这个问题。
大瘦瘦
2020-05-22
故事会文风,小学生文笔,博眼球题材,东野圭吾集大成者:少年犯罪(彷徨之刃)+男孩女孩不能为人知的暗中交流(白夜行)+伪造日记(恶意),畅销君是养活了国内多少不思进取的作家和编剧啊?
4
读完《坏小孩》,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隐秘的角落》,这又是一个影视作品比原著精彩的范例。编剧胡坤、潘依然、孙浩洋对原著的再创作挺成功的。
那么倔强
2020-06-21
剧改把原著提高了n个档次。原著人物刻画单一,坏人就坏到底,阴险到底,非黑即白的二元矛盾根本体现不出人性复杂和不同人对灰色地带不同的容忍度,读者/观众的参与感就会降低很多,就会非常无趣。比如书里的张东升杀岳父母和妻子是为钱处心积虑筹备。而剧里很好的交代了他家庭、工作双卑微背景下,努力挽回,彻底绝望后才临时起杀心,这样一个人很难用简单的坏去定义他。同时书里也缺乏横向对比引发的对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情,比如书里的叶军家暴女儿,但剧里同是单亲的叶军和女儿互动与朱朝阳妈和朱朝阳互动形成鲜明对比。有了这样的交代再看朱朝阳的黑化,观众的情感就会更复杂。书的处理太苍白和单薄了,真挺没必要浪费时间去看书的。剧改把原作升华了,也让我对原著极端失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