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阅读《发现无锡》,这是一套记录梁溪胜迹和名人掌故的书。读着,读着,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这场暴雨给居民们带来了灾难,却乐坏了年轻人,纷纷赶到惠山去“游大水”。惠山南坡共有三条山涧,一条是地处“女娲庙”(娘娘庙)的桃花坞山涧,一条是严家棚山坡上的青龙坞山涧,这两条山涧涧底很深,涧边石壁俊俏,地形非常险恶,这使得涧水异常急湍,在离山坡十米开外奔泻而下。站在涧边看大水真是令人惊心动魄,由于这里过于危险,到这里观瀑的人极少,只有“春申涧”最为安全,适合人们观看飞瀑。
“春申涧”是文人雅士笔下的名称,因为春申君姓黄,所以在老百姓口口相传中,都叫它“黄公涧”。黄公涧边的山坡较平坦,山涧也没有桃花坞和青龙坞两处深陡。……到了每年的黄梅天,几场大雨一落,黄公涧就形成了巨大的飞瀑。湍急的水流遭到碎石的阻击,溅起点点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夺目,成为惠山上的一大奇观。每到此时,无锡人变会成群结队到黄公涧“游大水”,这是缺少山景的无锡难得的景致。
——《发现无锡•1940年那场暴雨》
1
7月6日那场暴雨让人印象深刻。我到单位上班时,雨还不算大,进出方便。半个多小时后,便看见操场积水了。事后,《无锡日报》上的报道是这样介绍的:上午8时许,山洪涌出泄洪沟,顺着惠钱路和通惠西路流入惠山小学惠山校区。校园内的雨水井和污水井也出现了倒灌,仅仅半个小时,操场全部被淹。
2
7月7日,学生停课一天。这是高考的第一天,老天很照顾那些学子——转晴了。
我利于午休的时间去了惠山古镇景区的黄公涧。黄梅天暴雨过后,黄公涧“游大水”效果是最好的。
3



从登山口进入,步行不远,就可以看见山涧有人在戏水。这里水势平缓,小朋友和老人比较多。想当年,小马也在这里玩过。






往上行,渐渐发现山路越发潮湿。山势有些陡,涧水流得急了,发出“哗哗”的声音。有人在水中逆流而上,时不时还拍照。


山路上也有水了,汩汩地顺着台阶下行。




走了几十米,来到一个小潭,周围的水汇聚在潭中,在向下流去。这潭就像一个小水库一样。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某年暑假回校,老师就带我们来到黄公涧,在这潭边玩。当时的校长见潭水清可见底,还拿杯子舀了一杯水喝,此时的潭水有些浑浊,应该是不断有水流入,将泥沙都激起来了。



在这潭边拍了几张照片,就下行了。来的时候是从山涧的左边走的,下去的时候换成了另一边。春申涧牌坊以及相关的介绍都在这里。
4
严格来说,这次应该是
“看‘游大水’”,全程没有下水,只是在旁边看看,拍两张照而已。穿的是球鞋,下水不方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