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阅读《发现无锡》,这是一套记录梁溪胜迹和名人掌故的书。读着,读着,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我是从西新桥往西水墩进发的。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幼时夏天之际,常跟着一帮大孩子到这里玩水。当年这里的水还更干净,来来往往的机帆船络绎不绝,远比现在热闹了。

我不会游水,只是站码头上,水能够淹没脚脖子。船驶过,水漾上来,很舒服的。我的任务就是帮那些大孩子看衣服,看他们在靠岸的水边游泳。
有一次,曾有两个人打赌看谁能从那桥上跳水。两个人都迈过桥栏杆,站在桥沿上了,最终还是放弃原路返回了。当时我们都没有感受到危险,乐呵呵地看着。只有站在桥上的那两个人才能感受到风险。

西新桥的桥面是台阶的,还是老样子,破损也比较厉害,有沧桑感。


现在西水墩上是无锡市文化馆的天下,进门,过廊桥,就来到西水墩上。



西水仙庙里有两座老戏台——内戏台和外戏台。据说内戏台的顶部由99只鸟组成,戏台的正面刻的是一只凤凰,寓意“百鸟朝凤”。内戏台的戏是唱给“大老爷”听的,所以每逢唱戏时,先要把“老爷”从庙里抬出来。
——《发现无锡之西水墩·棚下街136号》

文化馆没有开放,所有的门都紧闭着,因此这戏台只能看到这一面。旁边有对戏台的介绍,有些文字与《发现无锡》这书上的描述不一致。从介绍的文字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临水的外戏台。

西水墩是一个分水岭,北面上游来的水到西水墩向北流向南门,向西南流入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直至太湖,所以西水墩成了来往船只开往无锡城区的重要枢纽,同时这里也是水上商家、渔家的小憩之地。
——《发现无锡之西水墩·棚下街136号》




在西水墩上绕行一周,也看到了一些花花草草。还有一些工人正在整理绿化。


参观结束,我从显应桥回到了棚下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