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阅读《发现无锡》,这是一套记录梁溪胜迹和名人掌故的书。读着,读着,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1959年1月17日之夜,也许就是无锡人第一次看电视的时间,电台和电讯器材厂的人员在龙光塔顶层收看了上海电视台播送的节目。
1972年的10月1日,国家微波线路通到无锡,无锡电视台微波站立即开始工作,接收到了从北京传来的讯号,这样就能转播遥远的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无锡电视机厂应运而生。当年9寸黑白电视机要300元一台,几乎相当于普通职工十个月的工资收入。
——摘于《发现无锡》之《无锡电视之光》《1982年金秋(上)(下)》
1
小时候家中没有电视机,想看电视只能到邻居家。我常去的就是同班同学家。他爸就是无锡电视机厂的。那时电视的信号都不太好,如果位置不对,往往收不到信号,你只能看到满屏幕的雪花。
有一次周日下午在他家看电视,即将播出的是故事片《黑三角》。同学嫌电视图像不太清晰,想调试一下。结果一失手成千古恨,电视图像再也没有出现。他使出各种招式,将电视天线转来转去,甚至改换电视机的位置,都无济于事。最终一屋子看电视的小朋友关了电视出去玩了。
2
夏天的时候,有人家会将电视机搬到室外,边看电视边乘凉。记得那时热门的电视是《姿三四郎》《排球女将》。
有一次我还跟着看了一场足球比赛,其中有一队是西班牙(?)。当时对足球还没有感觉,只是觉得怎么还没有结束呢。
3
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老马花钱请人组装的。那时已经是1983或1984年了。这是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还是红色外壳。当时正在热播《霍元甲》,晚上电视看多了,小马老叔上课时有些瞌睡,被老师找了家长。
4
后来有了彩色电视机,电视机也越来越大。
5
真正不担心电视信号,那是安装了有线电视后。
一开始有线电视播放还不规范,一天一部影片(都是港台或欧美的)看着很过瘾,后来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据说涉及到版权问题,不让播了。
6
现在基本不看电视了,即使是足球赛直播,也往往在电脑上解决。因为这样更方便。
电视有了更多功能,比如今年寒假中有人就通过电视上网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