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步换景
本次“江南一喦”展,布置很精心,几乎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漫步在展厅里,就有移步换景的感觉。

2、考试规则
展览中除了画作和篆刻作品外,还有很多具有史料价值的东西。它们也十分夺人眼球。

无锡市师范学校1947年考试规则。“未交卷前不得外出”“交卷后即须离场”……这一条条似乎很有生命力,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呢。不过现在的考试规则越来越多,时代在进步啊。
3、二维码

参观画展,发现几幅重要的画作旁都附有二维码。
我扫描了有“开凿映山湖”字样的二维码,马上跳出了一个页面——介绍了钱松喦的画作《开凿映山湖》。这幅画作远景选取了无锡典型的地越意象锡山龙光塔,中景与近景则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画面有明显的纵深空间感。
读到这里,如果感兴趣的话,扫描一下,不知二维码是否还有效。
4、巡展

这钱松喦书画精品展属于博物院展览交流项目,在展厅的宣传牌上罗列出了交流过的地方。
这个项目交流展出的地方不算多,但我注意到这些书画曾经于2013年3月15日到5月5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过,当时的名称是“江山入画——钱松喦画展”。
不知道祁同志还有没有印象。
5、履历

展品中有钱松喦先生手写的履历。其中有一项“1929年8月-1930年1月竞志女中”。
1905正月教育家侯鸿鉴所创办的无锡私立竞志女学。与上海务本、爱国和苏州振华等女校齐名,为我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有影响的女校之一,并成为无锡教育史上最早的中学。919年,因办学成绩优秀,经民国省议会决议,更名为江苏省代用女子中学,1924年,改为江苏省第一代用女子中学,1927年恢复“竞志女子中学”,1937年11月15日校舍毁于日机轰炸,学校被迫迁上海租界复课。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锡复校。1953年改为公校,用命“无锡市第二女子中学”。1972年改名“无锡市第十二中学”,2000年与“无锡市第十一中学”两校并合,改名为“无锡市东林中学”。(这段资料摘自网络)
从履历的说明来看,钱先生当时在竞志女中兼课。而履历中好多单位,看着都很熟悉。
6、读人名

展室里有一块展牌,上面是四位人物:关仝、倪瓒、石谿、钱松喦。有志愿者拍了照上传,并“悬赏”谁能将这四个人名读出来。
秀才不识字,读半边。这样或许能蒙对吧。
我尝试了一下,居然全读对了。原因很简单,平时都见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