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喦”,同“岩”。记住这点就不会纠结“喦”的读音了。
“江南一喦”中的“喦”,指的是“钱松喦”,江南文化符号中无锡书画艺术的经典。他将家国情怀融汇于无锡这片江南土地特有的书画文脉基因。
今年正值钱松喦先生诞辰120周年,举办“江南一喦——纪念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特展”也正当时。这也是江南文脉论坛的一个内容,以缅怀先生对传承江南书画推陈出新、师心永驻的不懈努力,亦彰显无锡千年书画文脉盛景。
2
本次展览共分五大部分
其一锡山永峙。钱松喦到无锡求学后深受熏陶,开始师法古人、追摹古意,刻苦研习“二石”(石涛、石谿)。



上世纪80年代,钱松喦先生将精心甄选的绘画精品105幅及其位于南市桥巷的旧居,无偿捐献给故土无锡。无锡市人民政府特颁发奖状以示嘉奖。
其二故园胜昔。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无锡大地万象肇新,江南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格影响着钱松喦,其开始尝试用创新性的笔墨来深入生活,开启了从旧文人向为家乡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道路转变。



其三舟出太湖。古往今来,历代无锡画家不偏安一隅,心怀天下的家国使命与博采众长的广阔胸襟始终是他们的不懈追求,而舟出太湖后“两万三千里”的壮游为钱松喦实现崇高理想提供了完美契机。


其四梦里家山。年至耄耋,钱松喦先生将自己毕生对故乡的情感都倾入作品之中,无论是追忆童年家乡的缘物寄情,还是重拾幼时乐趣额的指画艺术,都是其晚年思念家乡朴素情感的返璞归真,充满了水乡气息与精巧至真的艺术审美,并将之融汇于江南这片土地独有的文脉传承之中。


其五多娇江南。钱松喦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中坚力量,努力用创新性发展的新笔墨来表现新生活,并以他的智慧化解时代的困局,成为那个似火岁月中“笔墨当随时代”的样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