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2019-11-06 19:51:41)
标签:

杂谈

二泉书院

图文

分类: 生活类

上次去二泉书院参观,在玻璃柜里拍了一些资料的照片。回家后细细一读,居然有一篇是介绍书院的,于是将那些文字打印了出来。

周日(11月3日)去惠山古镇的时候,带上了打印稿。站在二泉书院中,将实物和文字一一对照。这样的参观,收获很大。

 

二泉书院

邵宝祠即二泉书院,在惠山点易台下坡,听松坊53号,始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邵宝殁后,赘婿秦汶嗣子邵煦肖像其中。明万历间按察使蔡献臣修,天启间知县刘五纬又修,清顺治间,督学佥事张能麟重葺,塑邵宝像,列明代碑刻于左右壁。乾隆五十七年(1792),顾光旭重修,道光十九年(1839)族裔邵涵初等又修。历史遗存有头门、两庑、享堂、古银杏,以及不少与邵宝有关的碑刻,2001年又进行大修。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邵宝祠,共三进、两庑。第一进门厅四间,硬山顶,立风火墙,为明清建筑样式。大门两旁立抱鼓石,上悬篆书“二泉书院”匾,青底金字,吟泉邵涵初书。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后廊二侧门楣上,有“洗砚”、“藏书”砖刻。典出江西白鹿洞书院一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与邵宝主政该书院有关,亦与二泉书院名实相符。转刻书法,集陈、隋间书法家智永《千字文》之字,他是王羲之七世孙。门厅北隅有石刻砚池,与洗砚呼应。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第二进,歇山顶,两柱连墙式抱厦。前为天井,遗存高大的古银杏树一株。两旁有庑房各二间。南厢房粉壁,镌刻邵涵初撰文并题款的六人画像碑,为康节公邵雍、忠定公李纲、文正公李东阳,以及邵文庄公、存一公、香谷公。邵雍为北宋著名学者。北厢房后墙,嵌有明大学生李东阳题款的《五贤遗像》碑,其上线刻分别是诸葛武侯、陆忠宣公、司马温公、范文正公、韩魏公、丹阳杜言符画,李东阳小楷像跋,莆田林俊、长洲文徵明、清乾隆时吴钺皆有跋。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第二进君子堂,原为讲堂,面阔四间,后侧接出歇山顶、两柱连墙式抱厦一座。檐柱上书联:疏许立身,一饭心常悬北阙;功存讲学,半弓地已辟东林。联为秦小岘旧句,赵庆云书。堂上悬“君子堂”匾,下有“松竹梅”画,两旁录邵宝旧句联:竹通深径清风足,松倚高坛霁月曾。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第三进院中,有“香积池”。这里旧系惠山寺柏庭房厨房,佛门呼厨房为“香积池”,故这里的泉池名“香积”。泉水来自二泉的金莲池,并有古螭吻一个,属惠山九龙十三泉之一。池上架小桥,院落二侧都有廊连通。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南廊中建“拜石亭”。下嵌邵涵初的《拜石亭记》碑,中立点易台四面铭文碑,碑高1.77米,宽0.46米,厚0.4米,正面碑文隶书“点易台”三字,其它三面为《点易台铭文序》,计行草10行,部分字迹清晰,笔法潇洒。系邵宝61岁时亲笔所书。最后刻有印章为朱文“前摄白鹿洞主”六个篆字,与此相对的北侧廊中,建有“超然堂”。

明成化二十年(1484),邵宝任河南许州(今许昌)知州,境内有名人名胜“尚书台”,惜无暇瞻仰。晚年告老还乡,建成点易台,按梦中所见,在台前建“超然堂”,寓意为许州的“尚书台”。后邵宝启用为南京礼部尚书,为超然堂蒙上传奇色彩。2001年,在邵涵初复建的废址附近,重建超然堂三楹,堂联云:令色氤氲犹春于绿,超心炼冶与古为新。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第三进,正中立邵宝塑像,高二米左右,身穿红色官服,头戴乌纱,手执朝笏。目视东方,甚端壮。后面壁上篆刻邵涵初书邵宝自题像赞:“幼孤而怠,厥修于我乎,有怍。晚病而省,厥衍于我乎,有觉。易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吾为我诵之,庶心逸而日也。”廊檐下悬邵宝所书联:涧石不随龙化去,岭云还与鹤归来。廊檐左右门楣砖刻“鉴水”“逢源”,题刻源于邵宝滴露泉边孝廉丁植卿所书的石刻。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二泉书院之图文版)
    第三进后有碑廊,碑廊长40米,壁间嵌二泉书院原存明清碑刻25通,在君子堂、超然堂、碑廊的几处门楣上,分别集邵涵初书法,用砖刻“月窟”“天根”“吟松”“咏竹”“观象”“吞爻”等篆字。后院还有黄石堆砌的景点逊名泉和望阙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