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在图书馆听讲座,题目是《硕德重望
堪为人师·邵宝对无锡地方文化的贡献》。主讲者是任翌,江南大学讲师。

对于邵宝,无锡人还是比较熟悉的,“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这句俗话口耳相传。在惠山上也确实有一处石壁,类似一扇门,上书“石门”二字。据说这字还是邵宝所书。不过正如任翌老师所说,历史真实要和民间描述分开。那有关石门的都是民间描述而已。
这次讲座有些与众不同,在讲座开始之前,还有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致辞。
当初看到这个讲座的广告,还以为会着重介绍与邵宝关系密切的二泉书院,然而并没有。讲座中有些内容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陌生的,所以听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
邵宝,字国贤,号二泉。生明天顺四年(1460),卒于嘉靖六年(1527)
杨一清在《邵公报神道碑铭》中这样评价邵宝,“公于家称孝子,于国称名臣,于世称醇儒,杰然为天地间完德君子。”



10月27日去了惠山古镇,特意去逛了位于寄畅园附近的二泉书院。
大门旁立抱鼓石,上悬“二泉书院”匾。后廊二侧门楣上,有“洗砚”“藏书”砖刻。典出江西白鹿洞书院一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第二进为君子堂,天井里有一株古银杏树。



第三进,殿正中有邵宝塑像。邵宝曾告诫学生要做一个真士大夫,不能成为假道学。这匾上所题应该来源于这里。亭中有点易台四面铭文碑,碑文是邵宝六十一岁时所书。点易台位于二泉书院上方的山麓间,邵宝曾在此批点《易经》,印象中那里有一块刻有太极八卦图案的太极石,石旁就有点易台铭的四面碑。现在都移到书院中来了。



书院内秋意渐浓。
在二泉书院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例如橱窗内陈列的一些资料。有机会要好好研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