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张振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2015年4月第8次印刷260千字
1
这本书是第二次读了。之所以会二刷,是因为那两件事激发了我的兴趣。
小马推荐我看一部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第一集就是《在下东坡一个吃货》。东坡与美食的故事,被赶出朝堂,就去厨房的乐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不到东坡还有这样的趣事。
暑假期间去参加古诗词培训,其中有老师介绍到了苏轼:苏东坡44岁时(公元1079年),在太湖自杀没有成功。在他余下的三分之一生命中创造了更多的辉煌。他自称“诗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黄州惠州儋州,正是他贬谪的三州。
于是,我很想再次读读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从“快乐、乐观”这个角度来看看苏轼。
2
暑假培训时,莫砺锋老师说林语堂《苏东坡传》(本书使用英文写成的)的题目写得好,翻译过来是“一位愉快的天才”。他认为用“愉快的天才”来形容苏东坡恰如其分。
作者林语堂认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惜“乐天派”“生性诙谐爱开玩笑”并不是这本传记的主线,虽然也有相关的介绍,但都是零碎的,篇幅并不多。这点让我不太满意,因为这次我就是奔着这目标来的。其实想想也可以释然,要为一位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苏东坡写传,绝对不会在“乐观”这一块多费笔墨。因为要写的实在太多了。
3
《苏东坡传》书后第二个附录,林语堂例举了写作的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看了一下,共计有123条。要想写点东西,还真是不容易,字字都要有来历。即便如此,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莫砺锋老师就认为《苏东坡传》有些细节不严谨,经不起推敲,例如苏东坡练瑜伽。
相对于那些严肃的文字,我更喜欢看用轻松的笔墨写成的作品,特别是介绍历史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深受大家的喜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纪录片《历史那些事》,自称“本片为实验纪录片,所讲人物、故事均有古籍记载。历史小剧场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内容均有史料支撑,不恶搞,非虚构”。这样的片子我就很喜欢看,目前正等着第三季的更新上传。
4
阅读的兴趣是可以激发的。有了兴趣,及时跟进,不要让火苗熄灭。
等着啥时能遇到一本介绍苏东坡在黄州、惠州、儋州所创下功业的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