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月27日,在博物院负一楼报告厅又有一个讲座在进行。这次主讲者是叶军然,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兰花协会秘书长、《江苏兰花》杂志主编。这次他要介绍的是“无锡艺兰史略”。
对于花、养花都不甚了解,但还是坐在大厅里,期待能感受一下,熏陶一下。
兰花的文化内涵:常被看作谦谦君子的象征;空谷幽兰、虚怀若谷、花中隐士……都是对它的溢美之词;它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兰花三绝——香绝、幽绝、韵绝
江南兰文化的缘起:魏晋以后,兰花进入文人逸士的生活,并与江南的习俗风尚、文化传统结合,日渐形成了江南这一地域独特的“士风”
兰文化因何在无锡兴起:无锡是一座傍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水的温润、秀丽、平和构成了无锡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基因,所以无锡历史上多文人墨客而少武官悍将,文化积淀深厚。
无锡艺兰名家:杨干卿、荣文卿、蒋东孚、沈渊如。

这次讲座内容比较少,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其实这讲座也是一个临展的配套活动。
2

4月16日到7月16,在博物院中区二层展厅有一个临展——得天之清·无锡艺兰文化展。

整个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无锡兰事。无锡与兰花的渊源已绵延近千年,无论是宋元的斗兰,还是后来的摆花会,或是鼋头渚的江南兰苑,都流传着诸多“艺兰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无锡城与兰花的结缘愈加深厚。
第二部分:伊人如兰。兰生于深谷幽涧,免于尘纷之染,花开不繁,幽香袭人,故名流、高士、隐逸、淑媛、空门者常以自拟。
第三部分:品兰宝鉴。兰花之美,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散发着浪漫幽香的文化符号。兰花的花叶、花形、花香皆可赏。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看到兰花的外形,想到的却是兰花的品德与气节。





整个展室中没有那种“镇馆之宝”,但展室的布置倒也清新雅致。不同角度看过去,似乎能闻到那缕缕幽香。
3
这个展览的开幕式还挺与众不同的,至少我在博物院做志愿者将近8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因为这开幕式的时间在18:00-20:00.
大家先是“品茶赏兰”,志愿者凭证件可以到签到处领取徐汉棠大师工作室手制紫砂杯。
然后欣赏“江南丝竹”,无锡古琴名家潘一东先生携友人文勇智先生演奏《良宵引》《石上流泉》。
第三环节“展览揭幕”,推出全市博物馆文化旅游线路。
接着体验“手绘兰花描红体验”。
最后是“夜话兰事”,从植兰、话兰、绘兰登角度,深度解读无锡兰文化及其对“江南文脉”的影响意义。
因为当时小马奶奶住院,所以和这活动擦肩而过了。看着大家发布在群里的照片,还是挺不错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