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来了

博物院是文化之地,一些名人喜欢到博物院来参观。前几天,有人在志愿者群中分享照片——志愿者在为一男一女讲解。不认识他们是谁,只是感觉那女士很有气质。后有人介绍,那女的就是著名诗人舒婷。
很可惜,当时我不在场。否则交流沟通时,我会问问她课本中对《致橡树》的解读是否就是她内心的感受。
分享

某日因为天阴雨湿,馆内的参观者寥寥无几。一排志愿者聚在展馆门口聊天,这时一位志愿者招呼大家看画去。这位志愿者是大家公认的学者,在文物(青铜器)方面研究颇深,最近他对书法绘画兴趣颇丰,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开发了新的增长点。
这次参观的是“丹青澄怀”陶心华藏画展,那位发起者和大家分享自己观展的心得。他说每次都只看几幅,然后回家好好研究。有机会还和懂行的参观者交流交流。其中,他提到的一点给我很大的启发:观赏画,可以多看题跋印章,了解背景资料,很好玩的。
作为一个外行读不懂那些画,在博物馆中也看了很多的画,有些还是名品,但总是不得要领,无法感受其精彩,总觉得不好玩。听了分享,总觉得是找到了一个切入点。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在博物馆中,一群红马甲围着一个红马甲,这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也算是内部业务培训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