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下午,小马在博物院志愿,我是在图书馆报告厅听讲座《说说我的爷爷叶圣陶》。

叶小沫女士·网络截图
主讲的是叶圣陶的孙女叶小沫女士,她高中毕业,下过乡,当过工人,还做了30年的《中国少年报》编辑。叶小沫女士的父亲是叶老的大儿子叶至善。
叶小沫女士普通话很标准,虽然出生于上海,但两岁就到了北京。她简单介绍自己后,开始向大家介绍起叶圣陶先生。她认为宽松、自由、民主、科学的家风给了自己健康成长的环境,爷爷的为人处世和社会责任感更是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精神引领。

网络截图
录音笔开了两分钟,就因电力耗尽休息了(长时间没用,电都耗光了),所以只能将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记录下来。
1
叶圣陶先生从17岁开始写日记,一天也没有停笔。90多岁眼睛看不清了,才由人代笔。

叶圣陶·网络截图
2
1981年10月31日,叶圣陶在听了其子给他念的第20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的《来自中学生的呼吁》之后,当晚就写下了《我呼吁》一文。文中呼吁社会各方面都来关注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严重后果。叶圣陶先生当年在这个呼吁引起的反响还是挺大的。在当年召开的五届四次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最近,叶圣陶代表发表了题为《我呼吁》的文章,批评了当前中学和一部分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词义恳切,表达了学生、教师、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希望有关方面认真注意这个问题,切实加以改正。”
可惜啊,三十多年过去了,涛声依旧。

叶圣陶·网络截图
3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好父亲。他和大儿子叶至善都是属马的,年龄相差24岁。叶至善70岁生日那天,叶老在吃生日晚饭时,站起来对叶至善表示肯定。叶至善认真地听着,事后很高兴。
听到这一段,心中莫名一阵感动。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不仅仅是父慈子孝的情感。

叶圣陶·网络截图
叶圣陶先生,一位既有社会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又爱护家庭,尊重孩子的好男人。

讲座结束前,叶小沫女士正向大家介绍叶圣陶先生相片的来历。
附录
我呼吁
中国青年杂志社特地把今年第二十期《中国青年》寄给我,要我对这一期上的调查摘要《来自中学生的呼声》发表些意见。
我要家里人念给我听。念的人声音越来越哽咽,我越听越气闷难受。
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不是不知道,但没想到影响竟这样严重。
教育部的领导同志们,我们教育部曾经说过,不要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又曾经说过,某些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做法必须停止,看来收效都不大。我们教育部能不能再说说话呢?我想,对中学生这样恳切的呼声,谁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各省、市、自治县的教育局的领导同志们,你们那里有没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呢?假如没有,那是好极了,我为你们那里的中学生庆幸,我代表他们向你们致谢致敬,感激你们对他们的爱护。假如有,那么请恕我直说,你们切不要回避问题,摧残学生的身心来换取本区的虚誉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请赶快设法把局面扭转来,解除中学生身上的压力,让他们得到复苏。你们这样做了,我也为你们那里的中学生庆幸,也代表他们向你们致谢致敬。
请中学的教职员同志也把这篇调查摘要反复细读。如果你们没有片面追求升学率,你们的学生有福了,我代表他们向你们致谢致敬。如果你们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不得不那样做,那么今后能不能顶一顶,当然要用说理的办法顶。你们跟同学朝夕相处,经常听到他们的呼声,最能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还是比较大的孩子,难道不应该玩一玩松一松吗?难道不需要体育活动吗?难道不需要文化生活吗?你们是爱他们的,一定能处处为他们着想,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我还要请各种报刊的编辑同志看看这篇摘要。请你们不要在你们的报刊上吹鼓哪个学校的升学率高,哪个地区考分高;不要在你们的
报刊上介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方法和经验;不要在你们的报刊上宣传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考近大学只表明下一个学习阶段将要开始,他能不能学好还是个未知数;不要在你们的报刊上刊载试题和考卷,因为这些都将成为下一届毕业生的沉重负担。
爱护后代就是爱护祖国的未来。中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解救他们已是当前急不容缓的事,恳请大家切勿等闲视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