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匠运单元,最吸引人的是一件精美的核雕作品:清杨芝山款西园雅集图核雕
。


此件核雕为无锡清代晚期的核雕艺术家杨芝山所刻,胡桃果核质,外形呈椭圆球形,通体赭红色,中间有一纵贯圆孔,便于系挂。所刻画面随桃核外形起伏进行布局:两侧皱脊雕成树木花叶,中间人物以“西园雅集”为题材,共雕刻文人学士、侍女、书童等二十人。作者用刀洗练流畅,运用圆雕、镂雕等多种技法,将古树的盘结虬曲、松针的细密茂盛、人物的神情须眉刻画得惟妙惟肖,将西园胜景与惟妙惟肖的人物活动交融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宋代文人向往的清幽仙境。

光看我拍摄的照片,是看不清文字所描绘的图案的。只能借些专业摄影师的片子。这下可以图文结合好好欣赏了。
“西园雅集”是北宋文坛泰斗苏轼、苏辙兄弟所组织的文人集会。元佑年间,汴梁京中16位高人雅士,在驸马都尉王诜府第西园聚会,一起作诗、绘画、谈禅、论道,并当场由李公麟作画、米芾写记以记此次盛会,史称“西园雅集”,后世认为可与晋代王羲之“兰亭集会”相媲美。这件核雕即以“西园雅集”为蓝本,再现此次盛会:正面上方,苏东坡正执笔题诗,气度非凡;西园主人王诜站在身后,拱手凝视;左边是诗人蔡肇,手捋胡须,若有所思;旁边的侍女披巾飘拂,神态和装束颇有风韵。

中国传统文房器用除笔、墨、纸、砚四宝外,还有笔筒、笔架、笔洗、印泥、印章等。

笔架,也叫笔格、笔搁,古代文房用具之一,质地有玉、瓷、木、石等。笔架是供人们在书写、作画间隙构思或稍作休息时用于搁置毛笔,使笔尖不受磨损,也防止毛笔滚动滑落污了书画。
这件元山形石笔架通体素黑,为楚石质地,看似朴拙,却不失自然巧妙。该件笔架整体为远山造型,群山中间高两边渐低,高低错落,不下数十座山头。从正面看,在层峦叠嶂的远山中,有茂盛苍翠的树木,藏着露着屋脊的亭台楼阁,群山下是涌动的流水,一艘船正从群山中驶出。笔架的背面十分细致地刻画了两层的楼阁和繁茂的树木,亭台栏杆的纹饰和树木的纹理都清晰可见。笔架正反面纹饰造型完美的合为一体,相互呼应,俨然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