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无锡博物院组织了许多纪念活动。很可惜的是18日是周五,无法参加。19日下午去志愿,虽是将近下午1点,还是能看到大厅里摆满了桌椅,许多上午开展的活动(比赛)还没有结束。


对于这样的活动,我不太感兴趣。除了志愿以外,我更看重的是下午即将进行的一个讲座《一个没落帝王的葬礼——隋炀帝墓的发现与研究》。以往这样的讲座都是放在周五进行,常常只能放弃。这次时间正合适,自然不能放过。
主讲人是束家平,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毕业,扬州是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从对他的介绍可以看出,他参与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近五年主持发掘扬州城郊古墓葬1000余座。主持发掘的隋炀帝墓的考古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及专家的高度肯定。获得了201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帝王墓的发掘在中国是禁止的。束所长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件真实的事情。当年,郭沫若为了练手曾主持挖掘了定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墓室。墓室内金碧辉煌,看呆了考古人员。但随后那些丝织品、字画迅速腐化,其它出土的文物也遭到了破坏性的保护。从此禁止发掘帝王墓。
在网上找相关的资料,发现了一篇,很长。
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挖了定陵?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02440?page=1&sort=created
中国历史上应该有出现三百多位帝王,从知名度来说,隋炀帝排名应该是名列前茅的。他的墓葬是如何发现的,也是一波三折。本组博文就是对束家平所长讲座的整理,并加入了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