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节南京一游,除了我们一家三口之外,还有三个人同行,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小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虎头虎脑一家伙。他平时话不多,秉承父母的基因,运动能力很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两天游玩的过程中,从没有喊过一次累,上下楼我们走自动扶梯,他总是选择走楼梯。说是走,其实是跑,三步两步就到前面去了。
到了南京,根据兴趣的不同,基本是分成了两支队伍。女士们选择逛街,我和小马肯定是奔博物馆去的,那个小家伙去哪里就成问题了。女士们提出了一个公平的办法,让小家伙自己选择。
第一天小家伙选择跟着小马哥哥,于是小马就有了一个小跟班。带着小跟班,我参观了东大校园和江宁织造博物馆。考虑到小跟班的体力,三个人去肯德基休息一番。不想浪费时间,提出让小马带着弟弟继续休息,我去美术馆看看。小马欣然同意。等我从美术馆回来,小马正和小跟班在交流呢。



第二天出发前,再次让小跟班选择。小马在一旁提醒他选妈妈,或许是哥哥的魅力更大,小跟班还是选择了小马。
上午去参观的是六朝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后,小马就成了小跟班,他跟在小男孩的身后,寸步不离,时不时还引导小男孩去看看比较有特色的展品,就像他在无锡博物院志愿服务一样。这样一来,我就很放心地在馆内自由参观了。我们若即若离,时分时合。很有意思的是。当每次相遇时,小马总会问我同一个问题:以前你就是这样带着我的吧。或许小马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逛博物馆的情景。每次小马这样问我的时候,我总是笑眯眯地对他说:“是的,你慢慢体会吧。”
参观结束,我们离开六朝博物馆。我表扬小马:“你表现出色啊,小朋友带得很好,让我能很好地参观。”小马轻轻一笑:“这没什么,我只是将你带我的方法用到了他身上。”
南京之行,我拍到了很多小马带着小跟班的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