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种感觉
周一开始,小马他们进行了开学考。这种考试是惯例,类似于“杀威棒”,能帮助学生端正态度,迅速收心。
第一门考的就是语文。回家的路上,小马谈到了考试的内容:暑期背诵诗文的默写,文学名著的考核,阅读分析及习作。
出乎意料的是,小马谈兴越来越浓,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写作文的情形来。
完成前面的默写、名著和阅读分析,只花费了20分钟。等写完作文后,离考试结束只有3分钟了。这次习作是写一篇读后感(暑假里的选读书),他写的是读《围城》的感受。
小马很得意地告诉我《围城》他只读了一遍,但写感悟一点也不觉得困难,一切是那么顺畅。
一开始我还和他探讨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诸如《围城》作品的魅力;虽然只读了一遍,但与《围城》接触还是很多的,比如曾经参观过“钱钟书故居”……
谈着谈着,我逐渐感受到小马的心声。他自我感觉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想要表达一下写这篇作文时的顺畅、得意。
进入初中后,小马难得能在作文方面有这样的感受,所以颇能理解。不管作文小马写得到底如何,能时刻有这样的感受,总还是不错的。
表达与交流(30分)
请根据暑假布置的选读书目,任选一本或一篇文章,自选角度写一点阅读感悟,不少于400字。(注意不要过多地对书本(文章)内容进行介绍,重点写自己独特的感悟)
读《围城》有感
一座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方鸿渐,一个浪荡的公子,不理世事。钱钟书,一个无锡作家,在英国留学后归国,与自己老伴杨绛,白头到老。
《围城》这本书,是一部巨作。它的名声享誉中国内外。初次品读,仿佛初品香茗,苦涩难耐;再次品读,好像研读棋谱,略有不通;三次品读,一如上佛敬香,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作者的笔力现于文章之内。有读到“潜水艇”“陆战队”的大笑,有读到“与鲍小姐幽会”的期待,有读到“哄骗父母”的可气,更有读到结局的怅惘……
方鸿渐,浪荡的公子,无用的好人。他年少时,游历外国,期盼父母,与别人谈情说爱。他一事无成,只知道如何与女人调情,花掉自己的财产。他真像作者所说的一样“你是一个好人,却一无是处”。
钱钟书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卷,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我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的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本文成绩
扣4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