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走在恭王府的深宅大院中。这一段是狭窄的过道,两边是高墙,天气不错,天空湛蓝,让屋脊上的风景更加漂亮。
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除了正脊两端的鸱吻之外,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因为它们的形象都非凡间可见,所以也称为神兽。它们的位置在垂脊或戗脊的脊端。神兽的形态都很特别、非常有意思,不过他们的排列和所用数量是很讲究的。在宫殿上所用神兽的数量,其最高等级是十个(这个待遇只有故宫的太和殿有),外加一个跨风仙人。按顺序分别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斗牛、獬豸、行什。


(恭王府建筑上的脊兽)
在国博曾看到过一个鸱吻,其名称是绿釉鸱吻,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出土。
在首博“美好生活·近二十年考古成就展”上,也看到一个类似的鸱吻——陶鸱吻,陕西省蒲城县唐泰陵东门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铭牌上这样介绍:唐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该件鸱吻发掘于唐泰陵陵园城垣东南角阙基址,灰陶质地,表面贴塑纹饰。尾翼竖起,翼面外侧装饰鳍状纹,内侧贴饰乳钉纹,底部为张口龙首形象,上吻翻卷上竖,獠牙锋利,龙口内有一圈孔,用来与正脊连接。通过鸱吻体量,唐代建筑的宏伟气度可见一斑。鸱吻的造型风格,也体现了唐代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不过有人对这件文物还是存在疑问的。因为这件鸱吻是修补过的,当中是用石膏连接的。而此种形式的鸱吻还是第一次见到。





屋脊上有了这些精灵,风景变得更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