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溪遗珠③

(2017-06-06 21:45:38)
标签:

杂谈

梁溪遗珠

金铜铸史

分类: 生活类

第二单元 金铜铸史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商周时期,吴、越两国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青铜兵器的铸造工艺闻名一时。至明清时期,江南渐成富庶繁华之地,精美奢华的金银器在无锡地区明清墓葬中屡次发现。近年来,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收购征集等形式,无锡地区文博单位的铜器、金器藏品日益丰富,其中不乏艺术珍品。

梁溪遗珠③

春秋菱格纹青铜戈(无锡博物院藏)(照片左侧)

    戈是一种用来勾杀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一般为青铜铸造,配以长木柄。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汉代的博局纹铜镜比较多见,博局纹应该是与当时流行的一种叫做博局的棋牌游戏有关。

三国龙虎纹铜镜(江阴市博物馆藏)(照片最右侧) 

    三国时期由于常年战乱,手工业日渐萧条,但是铜镜制造业相对还保持一定的生产力,尤其是南方。三国时期的铜镜在造型纹饰上和东汉区别并不大,这种龙虎纹铜镜最早出现于东汉晚期,在三国时依然流行。  

梁溪遗珠③

明“和合二仙”嵌玉金簪、麒麟、五毒纹桃形金钿,都是1999年从鸿声前房桥钱氏墓出土,自五代十国以来,钱氏是无锡有名的豪门望族。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梁溪遗珠③

(无锡博物院藏08年征集)

   剑身两纵近脊处有铭文12字,自剑尖至剑首顺列两行,各6字。    吴镇烽先生已将其释读为 (剑)”。吴先生将剑主考证为吴王僚,并认为此剑为仅见的一把王僚即位后自铭剑,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吴国青铜器以及吴越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梁溪遗珠③

      志愿者中有爱好者在微信群中分享了一篇博文《新见错金鸟篆吴王僚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f3e160102ejn6.html),里面谈到了这剑。所述内容无法判断,只能原封不动照抄:

    无锡博物院购自文物市场的《吴王僚剑》,据《江汉考古》2009.3 吴镇烽《记新发现的两把吴王剑》考证:按《公羊传》记载,者彶虘虜为寿梦庶子,文献中称僚,又称州于。否定了《左传》、《史记》僚为余昧之子的结论。

    无锡博物院出资五十多万元,又请了六名专家鉴定,每人鉴定金一万元,确认为春秋晚期吴王僚剑。这件花巨资购得的吴王剑,作为以弘扬吴文化为主旨的博物院,当作镇馆之宝珍藏展出。不过,无锡博物院在申报国家一级文物时,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结论是:剑为古剑,铭为后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点的天空
后一篇:小马财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