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听了一场讲座——《老师还可以做么做更轻松?》,副标题更是吸引人“应试教育下我们的爱是否有自由?”。讲课的老师是胡中浦,衔头很多,第一条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SIYB项目培训师
”。
胡老师讲课时间都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这次只讲了一个半小时,所以压缩了很多的内容。即便如此,胡老师讲课的内容还是挺吸引人的。胡老师讲课不愿意坐着,这样更便于和听众沟通互动。他讲课的方式是比较活泼的。






课后,胡老师还留下讲课的资料。翻看那些资料,看到了一些讲座里没有提到的内容。这些对于我与学生沟通,与小马沟通都有很大的帮助。
肯定与赞赏学生的5条原则
1.
没有一个学生每天的表现都很坏,只要他有好的行为,就应该得到肯定与赞赏。(给孩子机会)
2.
对一个人的行为,要以他过去的表现为基准,只要有了进步就该肯定,不一定要他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后才肯定。(关注小的进步)
3.
赞赏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和进步,不要做一般泛泛的夸奖。(具体化)
4.
赞赏要把握分寸。学生喜欢切合实际的夸奖,并且愿意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做好。(适宜)
5.
赞赏可以是恰当的物质奖励,但更重要的是口头与行动。(非物质为主)
沟通技能:积极倾听
•
对方的境遇:发生了什么?
•
对方的感受:让你感到...?
•
对方的需求:你需要...?
•
对方的期望:你希望...?
•
对方的想法:你当时在想...?
•
对方的行动:你是不是想要...?
•
在孩子有情绪时使用,目的在于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那样孩子就愿意接受我们接下来的积极影响了。
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批评:有效吗?真的有效吗?
•
指责:有效吗?真的有效吗?
•
惩罚:让孩子遭受不合理的痛苦后果。孩子乐意接受吗?会因此改变吗?
•
说明:说出孩子的行为对我们以及他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
正觉:引导孩子体验自己真正的感觉。行为背后是一份感受,找到那份初始的感受。
•
揭示:引导孩子觉察到其行为没有让自己满足需求,反而给自己惹出了麻烦。
•
承当:让孩子接受其行为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胡老师认为“说明”“正觉”“揭示”“承当”更有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