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线
晚间自由活动期间,小马正在锻炼身体。他举着哑铃一上一下,十分卖力。可能是哑铃比较重,做了几下他就有些支撑不住,靠着整个身体往上挺。小马妈妈看见了跟他打趣:“小马你再练练,马上就会有人鱼线了。”我看着小马开始变得圆滚滚的小肚子直想笑,如果他能有人鱼线会是咋样子呢?小马也笑着对妈妈说:“老妈,你不用练,马上就有鱼尾纹了。”这小子越大越没有规矩了。
翻译
小马为澳大利亚的两位校长介绍你人博物馆中的展品,中介是翻译。小马滔滔不绝地讲了好多,翻译几句就解决了,站在一旁的我就在想这翻译把每句话都翻译了吗?
进入展厅不久,小马介绍一样器物,它的名字一长串,翻译连忙表示听不懂。将展牌上器物的名称指给她看,再解释了一番,翻译才表示理解了。天知道,经过翻译的介绍,那两位校长能否真的知道了那器物的名称。或许此时音译才是最省力的办法、
回家的路上,小马跟我交流了一个困扰他的问题。在讲解中,小马曾介绍了赵孟頫写的《我侬词》:你浓我浓,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我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小马很为翻译着急,这样的词该怎样翻译呢?我听了告诉他,这其实很简单。如果我是翻译的话,只要说这是赵孟頫写的词,介绍了两个人感情很深,已经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丁半秒&陈半仙
周日下午去接小马,他是5点10分下课,我特意比以往提早了一些去接他。
这是有原因的,上次我按正常时间去接,车至中途就接到了小马的电话。说是已经下课,让我快些去。等我赶到那里,他正站在楼下和同学的妈妈在聊天。还有好多家长都在等着呢。问他原因,小马告诉我,老师让完成练习的先走,他是第一个完成的,自然提前放学。
于是这次就提早去了。小马还没有下课。等了一会儿,小马就下楼了,还是第一个。坐在电瓶车上,小马告诉我:“这次我不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还把回家作业都做好了。”他介绍起自己做题的快速,颇有得意之色。我向他介绍起博客中的好朋友天天刷题的事情,还将天天的美誉“丁半秒”告诉了他。小马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他的理由是“据科学研究,人接触某个事物作出反应的最快时间是0.6秒”。还好,跟他解释没有花很多的力气。听到天天刷题的趣事,又激起小马吹嘘自己的快了,最后他自我标榜:“天天是丁半秒,我是陈半仙。”
唉,小马并不知道,虽然同是刷题,但也有档次的,刷难题和简单题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小马现在是踢中超联赛的话,那天天就早已在踢欧洲英超、德甲、西甲这些顶级联赛了。
不过,挺喜欢小马这股充满活力的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