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城隍庙

(2014-05-08 21:06:24)
标签:

杂谈

城隍庙

分类: 生活类

无锡城隍庙
    以前曾听说过无锡三皇街,但仅仅是听说而已。

    这次有机会路过恒隆广场,看到在高楼大厦庇护下的无锡城隍庙。闹市中有这样一个建筑,很是好奇,便去看看。

    或许是路走多了,抑或是身体不适,这次小马没有跑前跑后。提醒了几次,他还是懒洋洋的。我便独自去参观了。

无锡城隍庙

 

无锡城隍庙
    很可怜,修复后的城隍庙就一间建筑,外观像那么回事,内部却是空空如也。怪不得小马坐在城隍庙前的条石上不愿陪着我一起参观。

    好歹有幢房,比仅留一块碑好的多。

无锡城隍庙

以下有关无锡城隍庙的资料来自百度。 

    无锡城隍庙位于城中三皇街(1964年并入后西溪)。据《锡金县志》记载:“元至大中(1308),州同知宋泽始建。明洪武二年 (1369),知县熊懋徙今地。正统中毁,知县项丕重修后府,同知范泽、知县荥华、甄津、刘五纬相继修治。康熙间,知县吴兴祚又重修之。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殿圯,邑人窦文铭倡修。嘉庆初,增建西偏厅宇。咸丰十年(1860)毁,仅存头门、仪门,同治八年重建内殿。”
    光绪十三年(1887)再次进行大修。辛亥光复时,神像被毁,庙舍改为学校或民居。
    1983年,学校改建为崇安区少年宫。
    2002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因建恒隆广场,“无锡县城隍庙旧址”悉数拆解保存,崇安区少年宫移地重建(人民东路358号)。
    2013年,城隍庙的仪门,戏台,西偏厅和外戏台利用拆解保存的原构建在原地复建,恒隆广场开业。
    仪门保持了明清风貌,门二侧有抱鼓石。在门厅东西两侧墙上可见两处碑刻,东墙的碑刻是:“胡公重修无锡县城隍庙开浚庙河碑记”,记由邑绅吴遵瑛等三十五位绅士筹资重修城隍庙、疏通庙河,碑立于雍正十一年四月(1733);西墙的碑刻是:“重修无锡县城隍庙碑记”,碑立于乾隆岁次甲午(1774)。
    戏台是神庙的核心建筑,与仪门相连为整体建筑,前为仪门,后为戏台。原戏台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毁于太平军战火,于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戏台坐南朝北面向大殿,歇山顶,上下二层。上为前台,下为通道,面阔三间,呈凸字形。复建后的戏台,两旁凿有楹联的花岗石台柱仍为原物。雕有山水人物的额枋、两旁装饰的木雕狮子、仰莲垂柱也为原物,戏台顶棚藻井为原构件修复。
    西偏厅位于内殿原址西侧,与大殿仅一墙之隔。西偏厅建于嘉庆初年,于咸丰十年毁,光绪年间重建。重建后的西偏厅为三间,硬山顶,满轩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