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要求:认真完成习作草稿,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材,不要忘了人的描写。
最美的春光
周末,我和爸爸去惠山古镇的陆宣公祠玩。
进入陆宣公祠,穿过小院,来到门厅。抬头看见墙上有一块匾,上书“学为帝师”,那字是汤恩伯写的。我正在体会那四个字的含义,耳畔传来一阵阵说话声,那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缓慢,时而快速……真是抑扬顿挫。
我循着声音往里走去,来到天井。只见这天井不大,在中间是一个方形池塘,把门厅和正堂分隔两边。有三座不同的小桥架在池塘上,联通了门厅和正堂。春风吹绿了整个惠山古镇,自然也吹绿了陆宣公祠。你看,在天井的墙角处长出了几簇嫩绿的小草,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着自己的腰肢,向大家打着招呼。小草间还开着几株不知名的野花,花朵很小,黄黄的,就像一个个小太阳,让这天井中充满了春意。陆宣公祠外那几株不知名的大树,迫不及待地将手臂伸进了池塘内,冲大家问好。池塘壁上长满了翠绿的青苔,在池中有数十条红金鱼游来游去,贪婪地吞吃着游客喂给它们的面包。它们聚在一起,像朵红云一样,一会儿飘到这里,一会儿飘到那里,真是有趣。在小桥上,有三三两两的小孩子在嬉戏。
我朝正堂望去,只见有三四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个老先生。那位老先生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正手指碑文,给年轻人讲解呢。当他说到重要之处,就像着了魔一样,如痴如醉。哦,原来刚才在门厅听见的声音,是他在跟大家讲解呢。
听了老人的自我介绍,我知道了原来他是一位志愿者,经常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到这里来为游客讲解。老人的讲解让游客们兴趣盎然,听着听着,我感觉到这古老的陆宣公祠内充满了春的气息。那位老志愿者就是最美的春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