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再也不用去上海科技馆了
这次去上海,预设的目标中有上海科技馆。去年去过一次上海科技馆,因为那馆太大,而且攻略没有好好研究,耽误了许多时间,好多重要的地方没有去。
这次去有经验了,上午十点多购票入馆,第一站就直奔3楼人体与健康馆,去玩“食物的旅行”。然后再去观看《夸父追日》的表演……这次我们一直玩到五点闭馆才出门。我告诉小马,下次就不用上海科技馆了,除非馆内有更多的更新。

40分钟与7分钟
玩“食物的旅行”需要排队,先是站队,然后是坐队,最后又是站队。我们先是从站队修炼起,人不算多,很快就升级了——进入坐队。设计的人善解人意,一坐上板凳,心情顿时舒畅,坐总比站着好。在板凳队上转了几个圈,又将进入站队,但此时心情又是大好,这意味着你马上就能参与到游戏中去了。
我们花了40分钟,终于坐上了一辆哈密瓜车开始了旅行。我们从口腔进入,历经食道、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最终被排出体外。每到一处,车子便会暂停,让你看上一段相关的介绍视频。这视频是3D的,需要戴上特殊的眼镜。戴着两副眼镜去旅行,有些不好受。
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人体,一共用时7分钟。我们一路说笑,再次来到入口处,发现排队的游客更多了,他们排队就不是40分钟了。 
找“枕头”
这次上海之行,我们又到了上海博物馆,此次是带着任务去的。在不久将举行的博物院志愿者群沙龙活动上,小马将向大家介绍他最喜欢的大克鼎。帮助小马搜集了大克鼎的资料后,我们便一起去找“枕头”了。我将在活动上介绍有关“枕头”的文物,前几次来上博,已经发现了一个五牛枕,这个是青铜的。等到进入陶瓷馆后,我们找到了好多“枕头”。看着这些形式多样的枕头,我边拍照记录,边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枕头睡上去舒服吗?我将在沙龙活动上提出这个问题。

寻找三阳南货商店
还没有到南京路,小马就嚷嚷着要去三阳南货商店。前不久,小马刚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知道了南京路上有一家诞生于1870年的三阳南货商店,里面有个专门卖金华火腿的售货员,手一年到头不需要搽油。
很凑巧,我们沿着浙江中路来到南京东路上,一眼就看到了那三阳南货商店。小马喜滋滋地跨进店中,直奔腌腊制品柜台。很是失望,小马没有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那个店员,不过那些金华火腿却让他流连忘返。

给爷爷的礼物
到了上海,小马就没有忘了给爷爷奶奶买礼物。到了南京路,买礼物就一直挂在小马的嘴上了。见到了上海第一医药商店,他似乎打定了主意。
进入商店,小马首先提出要给爷爷买冬虫夏草,仔细看看标价牌,最便宜的将我和小马妈妈口袋里的现金都掏出来还不够。小马又盯上了松茸,这也是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才认识的。看看标价牌,小马乐了:“这个便宜,只要6元。”我看了一眼标价,也乐了:“6元/克,和黄金一样以克卖的。”
最终,在上海第一副食品商店,小马找到了合适的礼物——两盒巧克力。从售货员手中接过巧克力,他再也不撒手了,直到上火车时。

老盛昌和老半斋
在旅行途中也会有意外发现。逛南京路,我们发现了老盛昌汤包馆,这店找不到门面,循着灯箱广告走上二楼,居然发现天地还是很广阔的,出了二楼,还有三楼、四楼。
点了蟹黄汤包,牛肉粉丝汤和大馄饨,感觉性价比还行。这汤包个子不大,与《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汤包不一样,但这并不妨碍小马用从电视片中学来的方法消灭两只汤包。你看他轻轻地将汤包放到碟子中,在顶部开了口,到了醋,将汤汁吸干……
我们的宾馆在福州路上,附近有个老半斋。第一天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餐,第二天在那里吃了早餐。猪油菜饭、鲳鱼、雪菜目鱼、馄饨、特色米线、粢饭、豆腐花、虾仁煨面、双菇煨面。大家吃得很满意。回家后翻看相关攻略,发现老半斋也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店。上面介绍清蒸刀鱼、面点、扬式早茶早点等是其特色。
接到爷爷的电话
初四晚上坐8:37的火车回家,车上人很少,小马得以舒服地躺在三人座位上睡了一觉。因为到无锡要过十点,担心影响爷爷奶奶休息,就提前打电话告诉他们回家后直接上楼了。
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接到了老叔的电话,说爷爷在家等着小马呢,别忘了到三楼一趟。
接到电话,小马将给爷爷的礼物从包中翻出来,抱在了怀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