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南长街

标签:
育儿南长街雨中清名桥 |
分类: 生活类 |
从报纸上获悉南长街已经改造成一条步行街,就想去看看。以前曾带小马坐着画舫游古运河,看到过南长街的建筑。这次是沿着古运河步行。
天下着蒙蒙细雨,时骤时歇,又增添了一些情趣。踏上南长街,发现报纸上所说有些夸张。其实南长街只是初步成型,还在进一步整理中。部过此时逛,也别有一番情趣,假以时日,这里开辟成旅游区,人流熙熙攘攘,就找不到这种独特的宁静了。
沿街有一些工厂、名居已经整修好,开辟成了博物馆、展览室、商店。拐进去看看还不错。
南长街与古运河平行,桥自然少不了。比较有名气的就是清名桥和跨塘桥。
小马执意要到上次玩过的丝绸博物馆和曾经在那里做过月饼的窑遗址博物馆去看看,可惜雨太大,又没有带伞,只能作罢。
附注:资料来自网络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
清名桥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这座石桥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1983年在桥东西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