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2010-02-20 21:58:43)
标签:

哈罗公学

分类: 旅行见闻

欧洲行特别感想——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http://s16/bmiddle/3d0caf38t80097be62e9f&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哈罗公学于15721月成立,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由一位普雷斯顿的农民约翰·莱恩(John Lyon创建。

哈罗公学是英国三大私立学校之一, 英国的学校什么样?男校是什么样?和自己一样大的学生都学什么啊?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哈罗公学。这里环境优美、气氛庄重,还有,某位同学所说的“帅哥成群”(不知是不是身着正装的缘故,这儿的男生都显得很绅士)O(_)O特撰此一文,以作纪念。

【环境&设施】

现在只要一回想起哈罗公学的设施,脑子里就是一群省略号和惊叹号。……!!!

细节先不说,光占地面积就吓人不浅——哈罗原来是供这座小山上的所有男孩上学的一个学校,因此基本上就是依山而建,拥有一个大湖、一个高尔夫球场、一个看起来怎么也得有 1000的高级跑道,一个足球场,还有各科专门的楼,12boarding houses……

http://s9/bmiddle/3d0caf38t8009dcb13698&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可以说我一只脚刚刚迈进哈罗的大门,闻到的不是考试和作业,而是大山的气息。甚至给人感觉不像是学校,倒像是避暑山庄,凉爽而湿润。

  我们先参观了他们的礼堂,是呈阶梯教室型的,一层比一层高,每人都有一把古朴的木椅,椅子摆成弧形,台上有一台巨大的三角钢琴,他们每礼拜都在这里集会一次。http://s7/middle/3d0caf38t8009dccfc9a6&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然后我们来到了办公楼,这座建筑的主体是不同年代建成的,但从外观丝毫看不出来,都是德菲斯巧克力色——棕红色,楼内有一间教室是《哈里波特与魔法石》的拍摄地,这是英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十七世纪校舍了,教室里还有一个古老的壁炉。四周的木头墙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一个个学生的名字,摸上去沧桑而斑斓。


http://s12/middle/3d0caf38g80294972dcab&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学校里的第四教室(Fourth Form Room)是英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十七世纪校舍,也是电影《哈里·波特和魔法石》中魔法课的拍摄地

http://s11/middle/3d0caf38g80296e6999ba&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http://s3/middle/3d0caf38g733759d89fe2&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哈利波特来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但哈罗的这间教室,现在已经没人在这里上课了,并不太大的.

http://s5/middle/3d0caf38g8029716abe14&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这是我用相机拍下来的,据说以前是受罚的学生要在墙上刻上名字,但几年下来差不多每个学生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仔细找的话,还能看到Churchill的名字)http://s7/middle/3d0caf38g80297c6b12b6&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这是这间著名的教室的全景

  哈罗的体育场和体育馆令我印象深刻,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不是塑料的绿草坪,而是真正的绿油油的草坪),他们上体育课都有专门的运动服,几个穿着运动服的身影在足球场上晃动。体育场馆里有几个篮球场,最与众不同的是还有两个专门攀岩的岩壁!我们还遇到了一群正在军训的学生,穿着超级帅的迷彩服全副武装,最酷的是拿着真枪……我特意问了带我们的那个老师,老师说是荷枪不实弹的army training。

 

体育馆里的攀岩场地。

 

【关于欧美走班制】

  在图书馆里我看到一个厚厚的大夹子,在哈罗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这样的夹子,每天夹着夹子,三五成群地从一个楼赶向另一个楼。这就是欧美几乎所有学校实行的制度——走班制,他们是以一个学生为个体,而不像我们以行政班为个体,他们没有固定的班,固定的老师,换句话说就是从早上开始学生就奔波在各个楼之间,上不同老师的不同课程,而老师却“巍然不动”。一个学校里,没有两个学生的课程表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丢了课程表可就惨了。一位同学戏称,哈罗这么大,估计课间十分钟都不够从一个教室跑到另一个的。

 

【Harrow boys=gentlemen】

  中午的时候,带队的学校老师在食堂门口随便拦截了一群学生,让他们从我们中选一个,带我们去餐厅吃饭,吃完饭去参观他们的宿舍。带我的是一个棕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帅气的男孩,叫Adam。我们俩并肩下楼,他礼貌地问好,第一句话就是“So you are from Beijing NO.4 middle school,right?”(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学校网页头版头条就是我们来访的信息),然后问“Can you speak English?”我想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每天都有英语课吗,他说的基本每一句话我们都懂……。

  Adam带我们到取餐口,告诉我,这个时候食堂人会很多,因为全学校800多人都在这里排队拿饭。然后他问我要什么,我说面条,他就陪我也盛了面条,然后指着菜花问我“Do you want some?”我说YEAH,他就把整整一大团菜花都夹到我的盘子里,我心里顿时升起两个念头:1,Harrow的学生真是太gentle了;2,我该如何吃掉这整整一团菜花?必不可少的一句“Thank you”过后,我跟他坐在一张桌子上,然后开始消灭菜花。

  插一句,那天过后我就知道了,真正的绅士不是吃饭不说话,而是一边优雅地吃,一边问你问题,一边冲你微笑,三件事一件不带耽误的,吃的还特别快。Adam问我了一些问题,都是一点挑战性也没有的,比如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运动等,我也问他了一些问题。他告诉我他们吃饭是按年龄分的,17、18的一桌,15、16的一桌,还有更小的,他比我大一两岁。我一边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举止”、“西餐礼仪”,尽量不在满嘴塞满食物时说话,还尽量注意着和他聊天时的语法。我发现他说的话我基本全能听懂,但有时要让他重复一遍。他们跟我们聊天时也是有意放慢速度,很照顾我们。

  后来Adam说他一点半有一个音乐会得赶快去,然后转身拿衣服,我这才注意到他穿的是很正式的白色上衣,打着背带和领带,看上去特别精神特别帅气,但是一想到他们每天都要这么穿,我就“不寒而栗”。他在1秒之内套好套头衫,跟我说希望能在北京见到我们,然后走了。(基本上每个外国人跟我们告别时都这么说)。

我想这顿饭是我一生都要记住的,在英国的top school,在一群穿着西装的男孩子中间,吃着地地道道的西餐,品味着Harrow和中国学校的差异,感受着那种与众不同的气氛……

http://s9/middle/3d0caf38g80299e9d5478&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这顶深蓝色丝带的米黄色草编帽也是哈罗公学的标志呢

http://s2/middle/3d0caf38g8029a7af4fa1&690SCHOOL)" TITLE="欧洲行特别感想1——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

 

【“哈罗气氛”】

  此行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英国学校、美国学校还有中国学校的差异。在哈罗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古老、庄重而肃穆的atmosphere,无论是从建筑还是从着装正式的学生都能看出这一点。这与我想象中的欧美学校大相径庭。我以为他们是比较outgoing的那种,没想到气氛会那么严肃。可能这也是整个伦敦的印象,很traditional,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感受到它悠久的历史和它散发出的古老的气息。后来导游Charlie问我Harrow School和Dulwich College(英国另外一所中学,我们也去了,那里的男孩子们给人感觉很easygoing,很亲切的)让我选会选择哪个,我选Harrow,Charlie然后跟我说:你想没想过,一个寄宿学校,每天都被“囚禁”在这么严格的气氛中,你愿不愿?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也许他们比我们更适应这样的环境吧,也许不同的地区总能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也许……

 

  离开Harrow School的时候,以为第二天能再回来,但是后来我们的行程改了,我们只在留给我很多回忆的哈罗公学待了短短的一天。但是,正如上面说的,它带给了我一种完全不同、耐人寻味的视角与感受。

  海伦·凯勒曾在黑暗中发出这样的声音:“当一个人有了高飞的冲动时,他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

  这,也是我这次欧洲行真正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