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士力研究之前言201301.24
(2013-01-24 12:16: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天士力 |
前
通过政经分析选行业,通过行业分析选战略,通过基本分析选企业,通过技术分析选时机,通过四大选股过滤网的过滤未来的大牛股立现。
投资估值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模型和算法,而是以真正的理解一家公司为前提,再从根本上理解溢价的机理,从根本上区别溢价与泡沫的不同。否则,恐怕就难以避免永远发出“太贵了”而其实总是在机会来临时错失好机会的尴尬了。
看得准,做得到。这六个字,说着简单,真能达到的真算是稀缺品种。
“全球医药市场在70年的时间中,仅凭七八亿有能力消费的人口吃药就吃出了10多个跨国制药企业巨头。未来20年,中国能达到西方消费水平的人口预计也能有三四亿人,到那个时候,中国出现大型制药企业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证券投资人或分析师的专长不在于他对某行业有多么“专业”的认识和了解,而在于其对一家企业的趋势的分析把握上。把企业放时产业中去看,就不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把产业放进政经形势里去看就不会只见森林而不见气候与环境。
针对医药行业,从国际上来说,医药企业创新能力是首选,然后才是营销能力,而且对于中药企业而言还得加一条:有完善的产业链就是必须得有属于自己的种植基地。中国目前医药界的情况还正在从营销转到研发的过程中,而在这过程中谁首先能取得突破,那么必然在后面的发展中遥遥领先。而在中国,毫无疑问的是天士力在这两项的得分都应该算排在顶尖水平的。
现在医药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虽说这种对于优秀企业成长的变化还是来得慢点,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优秀企业成长更为有利的变化来是慢了点,但是现在的政策对于创新的支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有力。
传统中药不创新,那么在目前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下,中国政府就会对未来的药品市场就失去控制,而被西方国家所掌控,如此国家就会为日益巨增的医保费用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创新也就是这条路所必须的,所以要看到未来的政经大格局。会是如何的就会看清未来的决胜点在那里,也就会看清自己未来最大的胜算在何处。
从技术层次上升到企业层次,从企业层次上升到产业层次,从产业层次上升到政经层次。就是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到体,每一次思维力的深华都得有突破自身思维的巨大能量才行,心量眼界的大小决定思维的深度与高度。
(--------------------------前言有部分文字引自好友思想
国务院确立生物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药类)2013年1月6日文(如下)
http://roll.sohu.com/20130106/n362577031.shtml
提高中药标准化发展水平。以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为核心,加速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推动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无公害规范种植,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中药材现代质量控制体系。加大中药制药过程的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提升装备制造水平。打造一批从原料药材到药品的中药标准化示范产业链。加快作用机理明确、物质成分可控、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中药品种的开发,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
专栏3 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 |
|
目标 |
|
|
形成中药标准化支撑体系,推动一批重点产品的标准化。 |
主要内容 |
|
|
支撑体系建设:建设常用中药材的基因库、标准实物库、化学成分库和指纹图谱库,构建质量检测技术平台。 |
重点产品标准化示范:建设中药材无公害种植与产地规范加工、中成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化的产业链;开展中药溯源检定和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推动质量提升和标准统一的重点产品示范,建立系统、规范、严格的质量体系,提高中药行业标准化水平,促进中药国际化发展。 |
|
政策配套:对质量标准提高、用药安全显著改善的中药,研究制定优先纳入医疗保险目录等优惠政策。 |
个人感觉整篇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就是天士力前几年工作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