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昨天昆明制药跌停的点评

(2012-07-06 08:34: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它医药公司

    昨天昆明制药跌停,而昆明制药是我的第一大仓位。从这个票的投资收益上来说前期基本抹去一半。

    因为仍在旅途之中,刚才粗粗看了下跌停原因:

    1、中报增长30%~50%;

    2、上海交大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从第一条消息来看:确实增长较我原来预期有点低了。因没有具体数据,我也不能乱说什么。但是仔细研究近期主打产品中的两大类:血塞通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近期在广东省直接拒绝中恒血栓通参加基药投标,而类似远大药业等生产的血栓通因为没有专利等后续使用情况不会太明朗。(本句依据失误,应为2009年阳光采购中部分血栓通小规格产品停止执行)个人认为昆明制药的血塞通基本变成了成了该类产品的唯一选择。(详见http://www.yyzs.net/news/zhongbiao/detail.aspx?detailI  D=387&page=5

而从一季度的血塞通业绩成长来看,在没有犯类似中恒之类大错的情况也业绩增长不可能会出现极大滑坡。有研究机构称,广东基药采购的启动将利好公司血塞通冻干粉针在基层市场的销售,广东可能推行的基药量价挂钩的政策也将促进血塞通冻干粉针的进一步放量。齐鲁证券表示,终端调研显示公司主导产品血塞通冻干粉针和天麻素水针的销售情况良好,对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长44%有信心,继续看好公司优势品种在营销和政策双重推动下的迅速放量。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9,20120706219248178.html

    而主要影响昆明制药业绩增长趋缓的可能性是受医药连锁商业这块销售增长趋缓影响。毕竟从去年的年报来看,主营收入中医药连锁占比46%,而三七类才占比19.15%。从毛利润占比来看,三七类占比32.9%,天麻类14.08%。就算这两个毛利润上半年增长0.8倍,对整体利润增长拉升也就32%。而众所周知的是今天整体零售行业销售不利,在没有外购式合并报表情况下,靠单店利润增长是很难的,毕竟不是同仁堂。而从中报预期的30~50%来看,个人判断上半年三七类和天麻类增长应该未降速,只是因为原材料涨价、商业连锁拓展不利以及化学类成品药利润空间减少等综合导致。如果我的预测真实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到二季报时三七类及天麻类毛利已占到整个公司的7~8成。这将在3季报和年报中体现出来,同时也会带动年报的业绩增长。

     从第二条消息来看,其实这消息对昆明制药的影响真的很小:1、本身在公司占比中就很小;2、从化学合成物到能投入人体使用至少5年以后的事了,后续工作还很长。而到了5年后青蒿素的利润对公司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最后从朋友这边找到了昨天的数据龙虎榜:

关于昨天昆明制药跌停的点评

   可以看出机构买入远大于机构卖出。散户的筹码真的占比不多啊!

   总体而言,对于昨天的跌停判断就是:机构洗筹的可能性非常大!只是由于昨天的技术形态破坏非常大,可能近期会在16元附近盘整较长时间。

-------------------------------

weibo上看到的:

1、公司中报确实会少放业绩,原因是2011年底就打算做的非公开增发继续延迟,因为原来昆明制药厂和昆明中药厂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在公司手中,资产完整性存在瑕疵,必须将土地所有权属问题解决后,才可进行增发。由于涉及到增发价格的确定,因此公司目前不希望股价太高,预计中报和三季报的业绩都会一般,但年报的业绩符合预期43%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原因有两点:一是披露年报的时候,增发事项完成的可能性很大;二是年报披露后,公司高管参与股权激励的限制性股票面临解禁。

 

2、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历史采购情况上报的2012年采购周期基本药物计划采购量 

其中去瘀剂中注射剂主要有血栓通、血塞通、丹参注射液、脉络宁等,血栓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血塞通。

血栓通冻干:150规格   273万支       单价:32元/支
            250规格    66万支       单价:47.4元/支

血塞通冻干:200规格   702万支       单价:19-22.9元/支
            400规格    38万支       单价:39-39.11元/支

    面数据可以看出,在广东省基药计划采购量中,血栓通已经远远落后于血塞通了,而且广东一直以来就是许总的老巢。这样的对比,许总可是丢了面子哦。可见,在基药的销售中,人脉并不是主要的因素。而质量、疗效、价格、综合成性价比才是比较重要的。至少在基药层面上,血塞通的销售应该会是好于血栓通了,应该引起中恒集团管理层的重视。
    数据显示的河北、湖北、湖南及广东四省市基药采购中,血塞通采购量均大于血栓通

河北省:11年12月-12年2月     血栓通采购量分别为13.76万、13万、16.25万支
                              血塞通采购量分别是13.77万、19.77万、29.1万支
湖北省:11年8月-12月2月      血栓通采购量分别是12.14、13.22、11.5、13.35、16.66、12.39、12.1万支
                              血塞通采购量分别是14.30、14.50、14.3、14.10、17.60、13.0、11.58万支
广东省:12年1月-12月2月      血栓通采购量分别是0、0
                              血塞通采购量分别是3.87、14.12万支
    有股友会驳,血栓通的优势在于二级医疗机构(即县级医疗机构),这也是事实。但血栓通在步长门后,销售能力受到一定的削弱也是事实,对手的快速增长也是事实,对手的价格优势也是事实,血栓通营销遭受到空前的压力,也是事实吧。(本部分为编辑增加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