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一家公司,必须得好好分析这家公司的股东和管理人员。这篇就说说昆明制药公司的管理。上图一为2012年一季度十大股东名单,二为管理层名单。
一、分析十大股东名单:
很不错,第一大股东为华立集团(民营),管理机制很灵活,同时作为浙江企业,相对企业信誉在国内不同省份的民企中还是数一数二。二三大股东为云南省国企,其中第二大股东为本地资源及人脉关系非常良好地云南工投,而红塔集团更像是财务投资。应该说这类企业如果一二大股东之间合作关系好的话,民营的管理机制+国企的广泛关系是很容易出成绩的。而从09年开始的业绩来看,基本每年保持50%左右增长,足以证明这一点。
二、关键管理层分析(董事、监事以及党工妇不在分析范围内):
1、总裁袁平东男:
1968 年12
月31 日出生。1991 年7 月毕业于江苏扬州大学,2003 年获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1 年7
月进入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工作;1991 年7 月至1991 年12 月代表涪陵制药厂参加社教工作;1992
年在涪陵制药厂生产车间、质检部、办公室工作;1993 年至1994 年任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山东省公司商务代表、副经理;1995
年至1996 年任太极集团南方销售公司华东大区经理;1997 年任太极集团南方销售公司副总经理;1998 年至2000
年任太极集团销售总公司衡远公司总经理;2001年至2003 年任太极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2004 年至2006年6
月任太极集团销售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06 年6 月至2009 年10 月任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让我们从近及远的研究袁平东的企业经历。2006年西南药业年产值4.56亿,年净利790万;2007年西南药业年产值5.09亿,年净利3590万;2008年西南药业年产值6.16亿,年净利3720万;2009年西南药业年产值7.13亿,年净利4070万,在化学药剧烈竞争下还是保持每年都是稳步增长。2001年的太极集团年产值17.5亿,年净利1.02亿;2002年的太极集团年产值23.3亿,年净利0.547亿;2003年的太极集团年产值32.1亿,年净利0.572亿;2004年的太极集团年产值38.8亿,年净利0.673万;2005年的太极集团年产值39.2亿,年净利0.512亿。
分析这两段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从大学毕业后以制药车间员工进入太极集团并逐步升迁到集团销售公司副总,个人的情商和智商肯定是非常的好。从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来看,作为中层管理干部的袁平东对整个集团的贡献不会太多。而从独立掌控西南药业以后的经历来看,则显出了他的经营能力。所以从09年底被华立集团挖到昆明制药完全靠的是自身的管理能力。
而从09年开始的业绩来看,基本每年保持50%左右增长,在证明两大股东相得益彰的基础上也充分说明了袁志平的管理能力。
2、 董事长何勤:
1960年生,中共党员,博士,获研究员资格。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硕士毕业,华中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历任深圳亿胜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亿胜生物集团(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副总裁、中国科技开发院医药科技开发所所长、深圳智源医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智源现代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至2006年10月任华立医药集团副总裁。2006年担任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重庆华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可以看出董事长经验非常的丰富,但个人认为何董在具体管理中已经逐步淡出,更大的是作为华立集团医药板块的掌舵者而存在。
3、 副总裁董少瑜:
总会计师,其实就是掌控公司财务运作的掌门人,对经营起的作用不是非常的大,不具体做分析。
4、 副总裁林钟展:
1969 年1
月,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学士学位。1995.12~2000.5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历任医药代表、地区经理、大区经理,
2000.5~2001.12 北京诺华制药大区经理2001.12~ 2003.7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大区经理2003.8~ 2006.7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昆明制药集团药品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06.7-2007.3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2007.3-至今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销售总监、昆南公司总经理、营销中心代总经理、副总经理。
从经历来看,经历了诺华、辉瑞等跨国公司中国区域的中高层管理职位,学术销售经验应该非常的丰富。在公司从09年开始的快速增长中应该起了很大作用。
三、 公司对高层管理的奖励措施:
作为一家国营资本占据第二三大股东的公司来说,任何股本的变动都会牵涉到国有资产。而昆明制药能做到股权激励,很不容易,这充分表明了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
第一次股份激励: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2
号》、《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3 号》及2011年5 月24
日公司六届十五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股份授予明细的议案》的有关规定,确定公司首期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为2011 年6
月28日。本次共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供给270,513 股。具体授予条件详见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1-06-22/59582011.PDF。董事会已确定授予日为2011
年6 月28 日为股份授予日,授予数量:实际授予数量270,513 股,授予对象共何勤、袁志平等5人。授予价格为12.69
元/股。
第二份股份激励:董事会已确定授予日为2012年5月22日。授予数量为366,000股,实际授予对象共5人,为何勤、袁志平等。授予价格为15.41元每股。
两次股权激励合计616513份。目前按市值计算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
2012年6月25日公告,本次解锁的股权激励股份可上市流通日为2012年7月2日。本次解锁的股权激励股票是公司于2011年7月1日授予的616513份股份的第一次解锁。本次解锁的已授出股权激励股份数量为162,308股。约合市值300万元。
四、 总结:
综上分析,大致可得出以下结论:公司目前的股本模式互相牵制,但又相互提携,可以极好的保证双方股东利益;而在内部管理人员的优秀管理下,公司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的好。
附:华立集团介绍详见http://www.holley.cn/about.html
云南工投介绍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38964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