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做确定性的事,古越龙山小思
(2012-05-12 09:43:48)
标签:
转载 |
关注龙山一年了,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其身上有众多美好的预期,抛掉幻想回归现实,发现龙山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我认为做投资应该把握大概率事件,如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只是抱着美好的预期和幻想做白日梦,心里难免增添许多不踏实,不踏实则对个股的把握就没个底。
25万吨原酒是好东西,可市场是否认可?原酒卖不出去一切是空谈。就好比谁家里有颗外星来的陨石钻石,经过鉴定价值2亿,可问题是谁愿意接手?有人要吗?
一、销售问题。
龙山的问题关键是销售能力是否能增强,跨出省让全国百姓认可这个品牌。问了一些外地回来的朋友,加上自己每到一个地方喜欢做实地调研,发现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喝黄酒的习俗,但每个地方喝的品牌大异小同,大多是当地自制自有的品牌。这让我联想到香烟,上海人认为“中华”是气派的高档烟,但江苏就以“苏烟”和“南京”为主了。可以说每个省都有地方烟,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黄酒是否也是这样?目前还不能就此定性,但仅从听到和看到的黄酒问题与香烟的现象极其相似。
首先,如果地方自有黄酒企业,企业每年向地方政府上缴的税就是一块大蛋糕,同时还能解决地方就业问题。请问地方政府凭什么让外来品牌侵蚀“蛋糕”?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不会极力保护当地自有品牌?可别小看了这一无形力量噢!
其次,各地方百姓喝惯了当地的黄酒,饮食习惯已定型要想改变何等困难?这不像阿胶,全国就这么两个大企业(东阿和福胶),可选性不强,而且滋补养生的东西品牌极其重要,请问想调理滋补的人敢买杂牌的滋补品吃吗?能否进补倒先不谈,说不定没病还吃出些病来,特别在当前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可见东阿阿胶的品牌护城河相对较高。黄酒则不同啦,上海人爱喝上海老酒、石库门,叫他换上古越龙山还不买你的帐呢,龙山酒不甜后劲还足。就在上星期去昆山旅游,喝了当地的黄酒,坦白说根本不能和龙山媲美,就像喝糖水(这也能算酒?我干脆回家冲个红糖水喝下还比它强呢!)。但这种黄酒能在当地生存有他的生存之道理。餐后立马去了就近的大超市,这种酒还比龙山5年纯贵呢,5年纯的售价22元/500ml(金龙山5年纯才18元/500ml)。而且货架上放得最多是石库门和上海老酒(金枫酒业系列黄酒)。仔细找龙山系列,仅有花雕(似料酒几块钱一瓶的)和货架最底层两瓶布满灰尘的女儿红,顿时心凉了大半截。
二、品牌定位。
本人有个爱好,喜欢晚餐后逛超市,一是为了锻炼身体因为职业原因缺少运动,二是对上市公司做草根调研,所以经常在一个货架前停留许久结果是空手而归。每每站在黄酒货架前给我的感觉是黄酒市场一幅乱象竞争激烈,龙山产品定位到底是什么?哪种产品符合哪一类消费人群,我脑子里一片糊涂。龙山金5年适合哪类人群?普通5年纯适合哪类人群?女儿红适合哪类人群?花雕系列又是适合哪类人群?再看看龙山的广告词,“国窖库藏” “数风流人物,品古越龙山”——感觉一个字“空”。这让我想起丰田的广告,父亲骑着自行车接送女儿上学,广告里展现慈父的背影,女儿大学后立业开着丰田车归来,父亲依旧推着自行车等候在车站,归乡之路父亲骑车在前带路,女儿开着丰田紧随其后,望着慈父的背影揭示出“天下慈父心”,多么感人的广告啊。让人感觉丰田车就像女儿在父亲怀抱中那样的安全感。“女儿红”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起这个绝佳的千古绝名尽情发挥一下?丰田另一则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瞧瞧人家的词。“国窖库藏”, 坦白讲我这个不喝酒的人一听第一感觉是茅台。
三、原酒交易平台。
2011年龙山最大的故事是原酒电子交易平台开通的预期。去年龙山净利润达到50%以上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把理由归为是原酒,我有个疑问,这样的高增长能维持多久?至少目前电子交易平台成交及其清谈。巴菲特把成长型股票长期增长率定在15%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体制问题。
和绍兴、杭州的网友聊天时谈起古越龙山,他们一致表示龙山是最老国企体制下的企业。傅总本人就这点心知肚明,但要说体制改革路还很长,许多历史问题等待解决,我本人对傅建伟这代管理层不抱希望。另外,古越龙山这个品牌还不属于上市公司,属于集团的,这让我联想到承德露露的品牌纠纷问题。一旦企业改革或职业经理人收购,这又会是一大隐患。当然,这是我想得多了些,但我认为还是得留意着,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五、估值问题。
综合以上几点,想谈谈估值问题。若龙山今后5~10年都能继续保持50%增长,那目前的股价算是低得令人馋涎欲滴。可事实真如想象的这样吗?问题来了,就目前的销售瓶颈问题、老国企体制问题、品牌定位混乱问题,电子平台交易清淡问题。很难想象今后几年还能保持50%增长。虽然从网友博文看还是很乐观的,但本人不这么想。一个企业能长年保持高增长是何等艰难。如果能实现,在复利带动下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有梦是美好的,但最终我们还是得回归理性。
下面我想用格氏成长型股票安全边际公式【每股收益×(8.5+2×未来7~10年的增长率)】计算一下龙山的合理估值,纯属个人兴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噢。虽说巴老在投资后期更偏重于菲利普 A 费雪的投资理念,但他始终没有丢弃恩师格雷厄姆的教导,而且从巴老本人的言语中也能发现十分注重安全边际。“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不就是市场先生发傻,把优秀企业的股价一同拉下,此时为“守寡者”绝佳买入期,今年上证2132点那段恐怖旅程历历在目,茅台、白药、阿胶等优质股一同被拖下水),“用4角的价格买价值一元东西”,“第一保本,第二记住第一条”, 相信价值投资者无一不知巴老的这些信条。这些话不正在告诉我们,要想有较高收益必须要有安全的价格。即使是一个超级明星股,若是买在高位,最后的受益还是不太乐观的。更何况龙山还远不是明星。
虽说年报未出但基本心理有个底2011年每股收益0.30元,以2012年3月16日收盘价12.58元,静态PE为42倍。我把龙山未来7~10年平均每年增长率设定在20%,这个设定比较中性稍偏乐观,为什么这么讲呢?老巴把成长型股票长期增长率定为15%,纵观历史,一个企业能长年达到15%的增长已经是很不容易的。能达到如此佳绩可谓是十分优秀的企业。龙山虽说不算太优秀,但其管理层就众多方面还是在不断的努力中。作为投资者,在辩证分析利弊的同时,还是得给予他多一份信任,也算是发自人性本能的一种美好预期吧。0.30×(8.5+2×20)=14.55元,还得打个折扣,一般我把茅台阿胶这样的打八折,龙山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但考虑到其基本面未来还有上升空间暂时先打个七折(偏乐观),14.55×0.7=10.18元,这是其静态估值。动态估值,首先假定今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30%(个人认为不能给得太高,保守些好。企业面的不再重复,上面已讲了很多,整个宏观面实质性没有好多少,工资虽加了,但消费并没有大的提振,税赋一日不降甭提什么靠消费拉动内需之类的鬼话,全是空的,老大还是要保留住自己的蛋糕,这是任何人任何权利无法亵渎的禁地。原来买得起的人还是这些,买不起的人也还是这些),那么2012年每股收益为0.39元,0.39×(8.5+2×20)×0.7=13.24元,如果把静态与动态平均一下则是11.7元,算是个毛估估的安全边际吧。就我个人而言更亲睐于静态的估值,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保守些为好。
展望龙山,路途坎坷,
改善营销,定位清晰,
高管作为,解除束缚,
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小韵韵2012年3月17日写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