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166(问梅消息)
(2011-11-13 11:25:07)
标签:
转载 |
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166(问梅消息)
“闻道春还未相识,
走傍寒梅访消息。”
@李白V用这句诗说了,如果想知道春天有没有来,赶紧给寒梅发短消息。
梅花不语,但却转发来一条微博:
“11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一批等待过会的公司原计划发布预披露被临时取消,证监会暂停了新股发审。11月14日的253次发审会将成为暂停前的最后一次发审会。自从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以来,发审委从一周三会减少到一周两会,如今新股发行被临时叫停。”
我在过去的博文中曾经说过,历史大底,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1、不止一次的公开救市行动;2、新股发不出去了,只好停发;3、资金面放松。
条件具备了吗
如果仔细看这条微博,暂停新股发行似乎算得上是第二次救市行动,满足了条件1;
而新股停发,满足了条件2;
而11月11日《中国证券报》称:“《央行三度释放微调信号 四大银行两天突击放贷900亿》近日,维持12周不变的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出现松动,较上周的3.58%下调1个基点至3.57%水平。至此,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在短短四周时间内三度释放微调信号。分析人士认为,1年期央票利率意外下调,进一步印证了市场有关货币政策逐步松动的预期,春节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增加。”
好像也满足了条件3。
结合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的大盘整体市盈率,历史大底就此确认了吗?
但我看这三拳,怎么看都软绵绵的呢?
首先,历史救市都是在市场惨不忍睹的情况下出的重拳,但这次好像并没有那么惨,可能是我处于较大盈利状态,有些迟钝,并不觉得有多惨;
其次,这个停发新股的消息,经查证,是有心人发布的假消息。
所谓的“11月14日的253次发审会将成为暂停前的最后一次发审会。”实际上只有暂停一天。
根据证监会网站公告:“发审委2011年第256次工作会议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2011年11月16日召开2011年第256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的发行人: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第三,微调离资金放松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CPI虽然略有下滑至5.5%,依然是一个高通胀率,年初的目标是控制在4%,后来发现不可能实现,所以目标又改成5%。
现在目标尚未达成,调控轻易放开的话,通胀反弹起来更可怕。
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国债危机,已经给我国上了深刻的一课,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不勒紧点裤袋是不行滴,谁都不能过度宽松,而通胀是一定要严格抑制滴,不然就要动摇民本与国本了。
所以,综合来看,这三记粉拳,是要让哥们心里发痒,忽悠得云里雾里的,弄得心荡神驰,看不清方向。
当然啦,在这三记粉拳之下,起码在下周一还是有极大可能会上拉一下,如果再不上拉,短期均线系统就要出现死叉了,死叉虽然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没什么意义,但对市场活跃度会产生很大制约,市场不活跃,又怎么继续忽悠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故乡没有新事物,哪怕华尔街被占领了,华尔街也没有什么新事物,因为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
虽然故旧们的行为照例是骗局,而大盘真实底部也许还在构建中,但有些规律是不会动摇的。
根据我的研究,大盘在历史低位的每一次下跌,即便不是最终底部,但在下跌期间,有些股票还是会提前见底的,注意,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股票还得再经历几次轮回。
大家也知道,我曾经拿出占总帐户近三分之一的资金在2010年年底搞了一个错误的建仓行动(只看估值没遵守信条的结果),分别在24元以下买入中国神华,11元以下买入中国石油,22.50元以下买入中国人寿,13.15元以下买入招商银行。
事后来看,市场上升了一段后又再创新低,而中国神华却再也不没有回到当时那个低位。
而今年底这次下跌,其余三大烂臭股,谁又将见到真的底部呢?
这个问题,留到最后再说。
先说说,我这段时间没怎么写博文,都干什么去了。
写总结去了,写一个十六年的总结。
在总结的同时,我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市场的关注,因此,我才于2011年9月14日发微博称:“小小辛巴微语(不知喜悲):茅台终于还是跌了,一如我在一个月前博文(东风吹梦)的胡扯预言:‘大部分股票还将有一波惨烈下跌,而茅台也将很难独善其身。’当时,为了腾出现金抄其他股票的底,卖出了一半茅台,现在预期正慢慢兑现,却还得不知悲喜地等待最后时机。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想大概在十月。”
十月前后,我回来了,一方面忙着应《证券市场周刊》编辑的要求写特约稿件,一方面就是按既定方案行动,建观察仓、底仓、补仓。
新买的是桂林三金、乐普医疗。
补仓的是中国人寿(14.80元补仓)。
三大烂臭股,为什么独补人寿,是确认中国人寿见真底了吗?非也,非也,我目前能确认的只有中国石油。
我在2011年6月2日的“小小辛巴的只言小思159(中国神话)”中说过:“这一轮下跌给我带来较大损失的主要是中国人寿,已跌离我的成本区达15%上下,考虑到股市的短期波动经常导致股票上窜下跳百分之一、二十,既然我不打算只涨百分之一、二十就卖,自然也没有必要跌个百分之一、二十就急着买。
如果在这个区间形成底部,补与不补,对我而言,意义不大,且有违我的补仓原则,我一般要在跌离买入价30%以上才补仓。
如果跌到15元以下,我会考虑加仓中国人寿的。
还好‘从少量买起的习惯、不轻易补仓的原则’保护了我,再次让我体会了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带血教训:‘良好的交易系统与铁的纪律是把我们从主观性错误中拯救出来的唯一之道。’”
再牛的人都有套牢的时候,如果不懂得补仓的铁律,就没法混了。
这条补仓铁律,非常重要,曾经多次保护过我,这次也不例外,那就是补仓的间隔区一定要足够大,以我的经验来看,至少30%以上,而且补仓以两次为限。
有时我也会强调是40-50%,这个幅度主要依据个股情形与套牢价位,但30%是底线。
为什么至少30%以上,因为股票经常上下波动10-15%,补得太早既无法拉平成本,也容易再度被套。而股票下跌33%,就有50%的反弹空间,有50%的反弹空间,投机群体(机构或个体)才有出手的欲望。
为什么以两次为限,很简单,比如说22元的人寿,跌去32%,就是15元,而到15元上下补一次,均价就是18.5元。如果运气不好,没有反弹,15元再跌去32%,就是10元,如果到10元上下再补,那么均价也就是15.6元。
兄弟,已经在历史低位买的还能真的再跌掉一半吗?
即使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都跌得这么惨了,股价反弹50%总是没有问题吧,到时就全部解套了。
但这种方法只能以两次为限,因为碰到那种真的会跌到零的股票,你有再多的现金准备也是零。
而之所以没补中国石油与招商银行,是因为它们相对我的买入价位,根本就没有出现30%以上的跌幅。
补完仓后,我的中国人寿的成本就降到18.5元以下,前几天趁人兽反弹到18元以上,我小赔一点出局了。本来也可以不走的,但是,考虑到我的组合中,蓝筹股的总量也不少,而在13.50元左右建仓桂林三金、14.55元以下建仓乐普医疗,也消耗了我一些现金,为了保持总帐户35%的现金准备,我只能在没怎么赔钱的情况下回收部分现金。
跑得虽然很不英雄,但总比套得灰头土脸的强。
也正是这次交易,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保险股的认识还肤浅得很,虽然我知道,从长期来看,18元上下的中国人兽是有可能成为一只可以赚钱的小宠物的,但是既然我没有这种缘分在不熟悉的股票上赚钱,那就承认失败吧。
也请兄弟们不要再问我有关保险股的问题,我真的不了解,曾经有一些初浅认识,以为自己能够把握,等到买到了不少以后,细看下去,才发现这碗水深着,我的错误就在于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看懂大多数股票,事实证明,我不懂的东西还多着。
在这个世界中,人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
虽然认错了,不代表你就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错误的家族异常庞大,人总会犯下跟原始错误非常相似的千千万万个错误当中的任何一个。”(杰西·利维摩尔语)
但如果不认错误的话,就不能重新开始。
希望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再好好重新开始。
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为什么认为中国石油更可能见到真的底部。
首先,当然是抗跌,中国石油提前大盘27个交易日见底,目前已走出经典的圆弧底形态;
其次,基本面发生了重大改变,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对于中石油的利润提升将起很大作用;
第三,公司治理有新进展。中石油集团昨天披露,在近日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上,中组部官员宣布了该集团设立董事会的消息,由蒋洁敏任董事长,周吉平任总经理。中石油集团建立规范董事会制度具有标志意义,意味着其今后在重大事项决策上不仅要重视经营业绩,同时也要顾及各方股东权益。
第四,其他经营性利好消息不断。
第五,目前股价比前一次中石油救市增持时的价位还低,不排除再度增持的可能。
今天东拉西扯地讲了很多,概括起来就是,虽然看不清大盘底,但有些个股底还是值得把握的。
前路依然漫漫,若问梅消息,需待鹤归来。
中国石油是那只单飞的鹤,还是王者归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小辛巴2011年11月12日夜写于鹭岛百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