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上午,颛桥镇党委组织镇退休老领导参观交流活动。
退休老领导们乘车参观光华路文创园区。
颛桥镇的光华路全长6.9公里,它曾是当地工业经济的发祥地,1120多亩的土地上汇集了制鞋、油漆、小家电等数百家企业,有近50万平方米的厂房、仓库和个体铺,但现如今这些中低端产业已很难适配区域的发展。为了找到新的出路,颛桥镇首先通过城市更新的方式,重塑街区的硬件环境:
“光华路街区就是颛桥本土打造的一个城市更新的样板,有个粮仓改造,是对原有的基础设施的一个更新。目前光华路是闵行区唯一重点打造的街区,文化创意街区。”
位于光华路355号的颛桥粮库经过改造后正式启用,超大的空间容量、充足的采光效果,非常适合装置艺术的文创企业入驻。目前已有16家即将入驻。接下来,上海光华创意产业发展公司将采取
“一街多园”的模式,盘活物业持有企业的活力,打造不同的文创园区:
“第一种采用回租的方式,就是企业愿意租给上海光华创意发展公司,然后由公司来整体打造。另外一种企业就是觉得自已有能力来打造,可能它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那么公司就搭台,请专业的运营团队帮他来招商来对接。“
以创意设计和传媒出版业为主打的产业定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气。上海祺裁文化有限公司刚刚从浦东搬来这里,他们的产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加入了创新,在这里能找到“同一个频道”的合作伙伴:
“整个园区里面的氛围,它是以文化为主题的,在沟通的时候在一个频道。
根据规划,光华路沿线区域被列入“上海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试点”,接下来,将依次打造工业设计谷、创意总部谷、数字创意谷、时尚创意谷四个功能区。为了吸引更多创意企业入驻,上海光华创意发展公司把“软服务”也配套升级,在街区里专门设置了一间办公室:“设立企业服务站,该站招商中心、安监,还有包括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定期会在专门的办公场所,为园区的企业做服务的一个阵地,工商、市场所也会过来,解决企业问题。”
光华路街区的打造,还打破现有的马路概念,营造开放式步行街区,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漫步,欣赏各类展览展示以及艺术演绎,体验文化创意带来的惊喜。

原颛桥粮库改建的文创园区。
上海光华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光华路的前世、今生、愿景展板说明。
城市更新,文创生活。
越界.丝腾光华酷。
租赁房一隅。

米奥艺术中心。
书画展厅。
城市艺术书房。
书籍琳琅满目。
昔日颛桥马铁厂旧厂房已改建为乡村振兴生态链产业园。
造型别致的楼梯。
咖啡烘焙设施。
袁野(上海)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袁野中华黑陶研究所。
上海光华创意产业规划图。
参观结束后退休老领导们回镇机关会议室对镇四届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讨论稿)献策建言。

镇三套班子主要领导陈皋、陈冬发、汪跃如、周慧敏、黄宁等
党委副书记周慧敏对颛桥镇四届三次党代会报告(讨论稿)作了简要解读。
而后,退休老领导在预阅颛桥镇四届三次党代会报告(讨论稿)的基础上作了发言。

王岳洪、朱斗文、金忆莉、王学君等退休老领导先后发了言。

在听取对镇四届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讨论稿)的意见和建议中,老领导们认为,2018年,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融入闵行区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和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建引领,体现担当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十三五”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讨论稿全面总结了2018年颛桥镇在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2019年目标和任务,主题鲜明、立意高远、着眼大局、措施有力,体现了镇党委在区委坚强领导下,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报告文风朴实、措施具体、数据夯实、目标宏伟,让人深受鼓舞。

老领导们在谈到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质量时,认为“做事是最好的作风”,全镇干部做事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在加快经济创新转型方面,老领导们也提出,关键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谈到推进城市更新发展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普遍认为,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
激发市场创新动力,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等激励机制,确保城市运行。在谈到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时,老领导们觉得很接地气、很贴人心。
奋力谱写新时代颛桥改革发展新篇章,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我们以迎难而上的决心、敢为人先的勇气、破解难题的智慧、谋求跨越的举措,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做好,把颛桥的改革发展变成美好的现实。
最后,党委书记陈皋要求退休老领导们继续关心、支持、参与谱写新时代颛桥改革发展新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