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新月异的上海来说,那些关于建筑和街区的照片蕴含着太多的惊人变化和难忘的记忆。上海城市建设中的老照片忠实记录了城市变迁的每一个瞬间。
特别从天空俯瞰视角的照片,更显宏观和壮观。且在二十多年前航拍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这些关于浦东新区建设、市中心改造、虹桥古北开发等区域的照片更加珍贵。

20世纪60年代的上海市中心区域航拍图。

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各项建设正在火热进行。陆家嘴地区仍旧遍布旧式厂房、住宅。但作为地标建筑的东方明珠电视台已初见端倪,鹤立鸡群。

与浦东开发开放建设密切相关的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工程已竣工,图为隧道浦东出入口处。世纪大道两则还可见大量传统民居和各式厂房。

南浦大桥飞越浦江,东西变通途。图中浦西老城厢地区依稀可见还是旧时模样,江边的船厂以及其他工业设施依旧在为上海默默地作出贡献。这些地块将在其后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华丽转身。

这又是一张沿江的珍贵影像。杨浦大桥横跨浦江,为杨浦和浦东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浦东一侧的建设改造已经启动,图中还可以看见民生路码头“大筒仓”的清晰外貌。

这也是一片世博会场地前身。20世纪90年代初的白莲泾汇入黄浦江河口处。白莲泾镇正在其中,老房子弹硌路,白莲泾桥将河两岸的集镇连接起来,一派平民市井气息。周边密布上港四区、上海第三印染厂、上海助剂厂、上钢三厂等大型工厂企业。黄浦江对岸的南市发电厂依稀可见。

二十余年前的城市核心地区。人民广场及周边地区的改造已经初露端倪。上海博物馆已经落成,上海大剧院已平地基,城市规划展示馆还未开建。周边还有大量的传统石库门里弄建筑。画面左上角可看到建设中的南北高架。

大改造前的南京西路西藏路口,摄于20世纪90年代初。环形天桥、精品商厦都还在。图左上角可见大庆里平乐里一角,南京西路北侧的新世界商厦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南京西路与成都路交汇处。南北高架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上海电视台新大楼和老电视台相呼应。南京西路北侧已经有部分老旧街区开始动拆迁。

石门一路近威海路附近成片的石库门里弄街区,构成最具上海特色的城市纹理。这里就是著名的“大中里”。现今,此处已经过城市更新改造,建成商业综合体。

1995年前后的南北高架新闸路口。当时两边的地块还未开始大规模改造,成片的石库门里弄。大田路西侧的西斯文里已经开始拆迁,东斯文里则非常完整。

二十余年前的苏州河北岸虹口地区。上海大厦依然是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大名路、吴淞路和长治路周边依旧保留着大片的历史建筑。

四川北路南望航拍视角。可见武进路、衡水路、虬江路等东西向街道及大片的传统街区。画面右下角可见一所学校及操场,这就是著名的原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附中,后来的华东师大一附中,现今的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二十年前的北外滩。远洋宾馆当时可谓鹤立鸡群。长阳路、大连路、霍山路一线密布大量石库门里弄等老式街坊。公平路码头清晰可见,沿黄浦江带还基本是未改造前的原貌。

“两湾一宅”地区(普陀区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内环内规模最大的棚户区之一。当时内环高架中山北路段仍在施工,与其并行的淞沪铁路依稀可见,延伸至远处的新客站,这将是不久后轨交三号线及四号线的路基。该地块1998年启动改造,建成中远两湾城等新型高档住宅社区,开亲水河岸改造之先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