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上午,正值第46个“世界环境日”之际,区老干部局组织闵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和《春申晚霞》网宣队成员参观考察闵行区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进展情况。

区老干部局局长陆瑾主持这次活动。

首先,参观者在区老干部局听取区水务局调研员康建权关于《闵行区中小河道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闵行区水环境和水务目前仍然存在三大“短板”:水域面积萎缩和河道长度下降,中小河道污染改善迟缓和功能区达标率低,防汛设施不能适应要求。

首先,抓住“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制定《闵行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等规划计划,自2015年起,已拆除河道违建和“四类沿线”违建112万平方米,消除了大量陆源污染源对河道的污染。
二是“自加压力”,将闵行区129条段(96.22公里)列入全市确定的471条段黑臭河道整治名单,居全市之首。并将间歇性黑臭河道45条段列入闵行区X清单着手整治。
三是以污染源截污纳管为根本,完善市政管网和雨污分流,完善8000多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目前,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1%,比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的2012年85%提高6个百分点。
四是畅通水系,构建生态水网。确定打通断头河570条段,拆坝建桥涵,启动河道生态治理和景观河道营建,已建39公里,在建41.42公里。
五是压实“河长制”,在全市率先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全区各级河长375位,竖立公示牌400余块。
六是将河道整治与“美丽乡村”结合起来,重点推进浦江镇革新村、梅陇镇许泾村、华漕镇赵家村、颛桥镇中心村、吴泾镇和平村和七宝镇沪星村等6个村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实现“河、路、房、绿、管网、安防”的“5加1”齐步走。
预计,闵行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投入将达120亿元多。市财政大力支持,市、区6:4分担。区财政实行区、街镇7:3分担。

参观考察人员聆听《闵行区中小河道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之后,参观团第一站来到试点单位梅陇镇许泾村(蔡家塘、宋家塘)参观。

许泾村第一、第二村民小组,即蔡家塘、宋家塘。

这是现在焕然一新的景象

区水务局调研员康建权陪同参观并讲解介绍。

志愿者在村宅里巡查。

正在施工的河道水系畅通工程,打通断头河道。

参观许泾村村民会议室“闵行文化客堂间”。
许泾村村主任张弢介绍,“五违四必”整治后,虽然拆除了违法企业和农民违建出租房,但是村级经济依靠仓储出租和多种经营,仍能做到收支平衡。许泾村经济发展现在由紫竹高科技园区统筹计划。
许泾村地处“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控制规划区24平方公里之内,但在虹梅南路以西,不属于11.94平方公里整治规划区的居民自愿动迁范围之内,因此,农村宅基地还要保留存续。但是,拆违和污水纳管同样做到位,没有临时观点。
“闵行文化客堂间”的阅览书架。

过了铁路,就是吴泾镇地界。

吴泾镇党委书记杨其景专程来迎接。

杨书记在车上就开始作介绍参观行程。

参观者来到樱桃河永德路桥上。


在吴泾镇首先参观该镇主干河道之一樱桃河,该河南北走向,南面通往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紫竹高科技园区,最后排入黄浦江。

吴泾镇分管副镇长沈军陪同参观试点单位吴泾镇和平村。

吴泾镇水务站站长奚漕章陪同参观作介绍。


和平村“5加1”水环境整治规划图板。

村里保留的压力水井,水质改善,村民仍在使用。

芳草萋萋,鹭鸟翩跹!上海的水环境美丽的愿景!
闵行区的水环境治理可分为三个阶段:1985-2000年前后,黄浦江上游工业污染源治理(排污许可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污水处理(地埋式处理设备)和黄浦江上游大中型畜牧场污染治理;2000-2015年左右,黄浦江上游污水北排工程、苏州河综合治理与中北片污水截流纳管、淀南片“春元昆”污水截流纳管和浦江镇“世博家园”城市化污水截流纳管;2015至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以“河长制”为机制,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中心,深度城市化,“五违四必”整治为抓手,中小河道整治全面铺开,实现生态宜居闵行的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2012-2016年,闵行区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由45.4%跃升到67.6%,主要是在2015年“五违四必”整治后有一个明显改善,是抓住了治水的“牛鼻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撸起袖子加油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