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
协同治理 社区共治显成效
——颛桥镇银都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
一、基本情况
颛桥镇银都苑第一居民区辖银都1-7村,现有居民4652户,总人口近2万人。居民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280人。自2013年起,在颛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在率先试点平安建设“田园模式”取得有效突破,提升居民安全感的基础上,协同各方力量,探索和实践社区建设的家园自治、共治和法治新模式,构建了“1+3+N+X”的社区协同治理(田园模式)体系,开拓了社区管理的新格局。
二、案由
银一居民区是90年代初建设的安置型小区,是颛桥镇最早最大的老小区,居民多为市中心动迁而来。由于历史原因,居民结构呈现“七多一少”的特征,即困难群众多、老年人多、支疆支内退休人员多、残疾人多、刑释解教人员多、少数民族多、来沪人员多和就业能力弱收入少。小区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乱象丛生: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乱设摊现象严重,养鸡、养鸭、养羊经常被媒体曝光;同时,小区内治安混乱、偷盗严重,老百姓普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怨声载道。有居民一度拉出了“银都新村是小偷的天堂、居民的炼狱”的横幅,网上还戏称是“沪上最烂小区”。

三、主要做法
1、强核心,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为实现社区治理四位一体“1+1〉2”的效应,党总支强化居民区的领导核心,以业委会为关键,以物业公司为根本,逐步实行交叉任职,把顾大局识大体、群众威性高的党员选入业委会,把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和社区民警选进党总支班子,实现了党总支对社区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领导,确保小区管理、服务各项工作顺畅、有序、高效。
2、建机制,发挥社区共治作用。通过三年的实践运行,居民区逐步拓展出“1+3+N+X”的社区协同治理(田园模式)体系。“1”就是居民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3”就是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同配合;“N”就是居民楼组长、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各方力量的资源整合;“X”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形成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居民区网格管理的新模式。居民区网格由党总支书记任第一责任人,由居民区治安主任、物业经理和社区民警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下设7个责任块,各设1名网格责任人(居委干部担任)、1名网格巡管员(协管员担任)、1名网格信息员(居民组长担任)、若干楼道管理员(楼组长担任)和志愿者,形成了以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整合力量、共享信息、集中服务、排查隐患、联防治安、联勤执法”为重点,集“管理、执法、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格局。
3、搭平台,发挥家园自治作用。为进一步构建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区,党总支培育了民非组织——蔷薇工作室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组建专家律师后援团,为民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二是成立“六心俱乐部”(即:癌症居民的开心俱乐部、残疾居民的舒心俱乐部、少数民族的同心俱乐部和空巢老人的悦心俱乐部、新上海媳妇美心俱乐部和少年儿童稚心俱乐部),开展群众自治活动;三是建立“蔷薇关爱基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形成了“
蔷薇花开香万家”的蝴蝶效应。

四、取得成效
1、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公信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实现了各方权责法定,责任清晰。物业公司明确了法定安保的主体职责,建立起24小时公共安全检查、整改的长效管理机制;业委会明确了保障技防设施维护改造的主体职责,先后投入维修基金400多万元,安装楼道防盗门336扇、室外空调滴水管4600户、监控探头76个、围墙电子栏1700米、铺设主干道路沥青1万平方米、小区进出口全部安装了智能刷卡机。在当前的“五违整治”中,小区的78家无证照经营被彻底清除。二是实现了“一门式”惠民服务。小区大联动工作站主动跨前揽活,实行“一门式、一口受理”服务,对居民反映的衣食住行问题一口受理,能自行处置的,立即组织力量处理解决;需要职能部门处置的,由党总支牵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并探索出“集、分、降”工作法,集中居民反映、分流问题处置、降低群众投诉。三是广大居民从小区旧貌换新颜的翻天覆地变化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称赞说:“小区变化的每一步,在我们老百姓心中就是一大步。”有越来越多党员、群众骨干主动凝聚到党建志愿服务的行列,争为社区发展更美好的明天作贡献,涌现了孔强威、石剑飞、郑基敏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
2、协同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小区报警类“110”案件同比2014年下降12.4%,可防性案件接报数同比下降7.69%;小区的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从2013年的40%上升到了2015年的95%,停车费收缴率从2013年的65%升上到2015年的95%,我们整个小区目前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为社区平安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3、居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在颛桥镇居委会行政绩效公众满意度测评中,从2012年的65%上升到2014年的89%,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从小区旧貌换新颜的翻天覆地变化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称赞说,“小区变化的每一步,在我们老百姓心中就是一大步。”有越来越多党员、群众骨干参与到我们小区的建设中来,为我们“七彩银都”更好的明天作贡献。

五、经验启示
1、协同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党组织 。在平安小区协同治理中,居民区党组织肩负着领导核心的重任,基层党组织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本地区协同治理的重任,主动跨前、总揽全局。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搭建起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各方参与、平等协商、集体决策,不分体制内体制外,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形成了共治的良好氛围。
2、协同治理的基础是机制平台。居民区党总支只有当建好“田园模式”平台,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统筹好管理资源、执法资源、自治资源、共治资源,借势借力、为小区建设上下功夫,才能更好的了解居民、帮助居民、服务居民、在这之中,实现大事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实事共做的社区管理模式。最终实现“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小区居民”多方共赢的局面”。
3、协同治理的关键是理顺关系 。居民区党总支形成了包含有居委会、派出所(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四家单位成员的组织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党总支将居民区建设重大事项及居民反映强烈的共性需求提交会议商议,按照少数服务多数的原则,达成共识,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会后,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扎实推进。期间,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确保了工作的顺畅、有序和务求实效。
4、协同治理的契入点是发挥党员作用 。社区平安是老百姓共同关心的公共利益点,维护社区平安是每一位居民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调动小区内的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身边事,带头管好家庭事,带头参加公益事,带头帮扶困难群众,带头拆除违章,带头参加大联动巡查,带头参加平安巡逻,带头参加清洁家园等一系列活动,维护小区治安。在党员的带领,鼓励下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在共同参与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在实现从“撑船”向“掌舵”的转变中,党总支深刻领悟到在社区协同治理中,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性;乘势而上,借势借力的重要性;统筹好“管理资源、执法资源、自治资源、共治资源”的重要性。党总支将始终坚持主动跨前,把体制内外的各类组织织和群众团队、居民骨干凝聚在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和谐社区,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加载中,请稍候......